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调查:近六成85后毕业生欲逃离大城市退守基层
2011-08-08    山东商报

字体大小:

  正值暑假,当不少在校大学生尽情享受休闲时光时,那些走出校园,开始为生计奔波的毕业生们却顶着烈日四处求职。我省(山东)一家高校的暑假调查显示,这些高校毕业生都是85后,和几年前诸多师哥师姐毕业后一心想留在一线大城市相比,他们开始逐渐回归理性,不少人把求职范围锁定在了二三线城市。 

  200名85后

  接受毕业生存调查

  近日,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部分学生利用暑假,以“在济工作85后大学毕业生生存状况”为主题,选择了200名不同职业、籍贯、家庭背景的85后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采访,其中女生为103人,男生为97人。理工类占28.5%、文史类占29%、艺术类占23.5%、其他占19%。而之所以选定85后大学毕业生,山艺传媒学院团总支书记杜建告诉记者,85后的年龄在22-26岁之间,大都刚进入职场不久,有些甚至还在“待业”,这个群体比80后年轻,比90后成熟,个性张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对社会认知有独特的角度和想法。而最关键的是,85后是2004年后走进大学校园的,那时大学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一纸文凭在严峻的就业大环境面前显得价值微弱,因此,85后对当前就业环境和形势的把握应该最为准确。

  近六成受访者

  目光转向基层

  在调查问卷中记者看到,有56.21%的85后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所学专业对口岗位需求的更是少之又少。有59.43%的85后毕业生打算到基层工作或回自己家乡发展。

  省城某高校体育学院毕业生大钟(化名)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他的老家在农村,班里像他这样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虽然当初大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来到了济南,但毕业后想在济南扎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钟告诉记者,从去年毕业至今,他已换了三份工作,前几天,刚把第四份工作辞掉。现在的大钟,为了节省生活开支,和几个同学“蜗居”在某高校内一间不足20平米的平房内,成为一名“考碗族”。

  记者了解到,大钟司法考试报考的职位是乡镇司法所,教师应聘考试报的也是历城区相对偏远的高中。他认为这样竞争压力要小很多,成功率会比较高。“不光我有这个想法,我们很多同学也赞同这种观点。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自农村,去乡镇工作会很适应,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落差,而且这样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幸福指数也能有所提高。”大钟对记者说。

  85后大学生

  向裸婚说“NO”

  另外,本次调查还涉及了85后大学毕业生消费、婚恋等方面。在对85后大学毕业生婚恋观念的调查中,根据数据显示, 受访者普遍认为结婚最重要的自备条件为经济基础,其所占比例为37.31%(男占56.944%,女占43.056%),尤其是有诸多女生在择偶时会首看对方的家庭背景,其次是事业稳定与感情成熟。而对于裸婚,200名受访者集体拒绝。可见,现如今的85后大学毕业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以追求物质为耻的偏激,没有一味追求爱情的盲目。 (记者 张雯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毕业选"北上广深"还是西部 看基层那些年轻人
· 湖南省委副书记:基层更有大学生用武之地
·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 大学生就业:难点如何突破
· 人社部:多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折射了什么
· 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线上线下并举显成效
· 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开通“线上就业指导 网上就业服务”栏目
· 大学生就业迎来最艰难时刻!
· 2018年大学生到私企与创业意向上升,对待遇重视程度下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