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生源减少致高职院校招录难 高质量就业或可破题
2011-08-23    齐鲁晚报

字体大小:

  据介绍,今年高考山东本专科录取率达87%,其中本科录取率达44%,均创历史新高。但是,专科(高职)二批却有四万余计划落空,部分院校面临无生可录局面。与此同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一批知名高职院校和山东英才学院等民办本科院校的高职计划不仅一次投满,而且斩获不少高分生。一边是吃不饱,一边是盆满钵满,高职招生逐渐呈现冰火两重天。

  不少高职一志愿出现“零投档”

  据统计,今年专科(高职)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出后,差额高达63700人。专科(高职)二批录取的最低线为180分,从理论上来讲,生源应有足够保障,但最后很多学校却没有报满,只能说明有相当部分考生是放弃了报考。而在去年,山东已经出现专科(高职)二批录取阶段有1.8万余计划落空的情形。随着山东高考生绝对量减少成为常态,以后高职院校的招录工作将面临更大困境。

  许多院校感叹招生一年比一年难。“大夏天的挨个学校跑,老师们招完生回去都是又黑又瘦的,真是太难了。”济南一家高职学校的老师感叹道。但问题是许多学生并不买账。专科(高职)二批主要是职业技术学院及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专科(高职)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高职)专业、独立学院专科(高职)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等,一志愿投档情况显示,尚有文科501所院校、理科572所院校生源不满,有100余所院校的投档线直降到200分以下,山东省内的41所院校的投档线干脆踩到180分的录取控制线,有的甚至仍没“吃饱”,其中民办高校和职业学院占多数。另据统计,专科(高职)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有119所文科院校180分以上投档考生数为0,而理科“零投档”院校为115所。而2010年,山东省内的院校还少有“零投档”情况。

  高分生花落谁家

  今年省内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理科第一名均花落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二批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36,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25。该院校企合作与招生就业处处长明照凤介绍说:“今年录取情况较好,与学院毕业生的社会声誉好、社会认可度高是分不开的。我们借助鲁商集团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产业优势,和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合作。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企双方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学生管理、就业服务、技术与产品研发,就业岗位推荐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层合作,保证了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我们的订单式培养成效明显,新生入校即编入企业冠名班,比如;联想班、上海大众班、海信班等,这些订单班完全按企业的人才规格培养,学生毕业后全部到企业就业。目前我们与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近千家实习就业基地,学校实行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毕业生提前一年由企业培训实习上岗,所有学生全部实行带薪实习。特别是今年的毕业生十分地抢手,海尔、海信、联想、惠普、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鲁商集团、美国E5公司、重汽集团、上海大众集团等960多家用人单位四月份就来校争先录用。所以,有80%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与实习单位签定了就业协议,这也是我校持续多年就业率在98%以上的重要原因。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考生报考我校的重要因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部边疆地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
· 八部门联合发文:支持这些高校,最高每所8000万!
· 我在清华讲课!这所高职院校前后13人赴清华任职
·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 有组织科研:高职院校发展新动能
· 高职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支点
· 湖南5所高职院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
· 江苏下放90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权
· 59所高职院校今年在川单独招生
· 广东:明年高职院校试行分类招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