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武汉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各项数据和指标显示,本学年,学校继续落实质量工程、卓越工程,实施“武大课程2010计划”,修订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完善学分制,推动实施学分制收费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培养,扩大本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稳步推进“卓越工程”建设,“质量工程”项目成果丰硕。新增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特色专业、2名国家教学名师、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个国家战略新兴专业,“国家队”年度入选数和总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新增2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施《武大课程2010》,加强通识教育平台建设。建立15个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6个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和38个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出台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定期检查。新增18门通识教育建设课程,总数增至360门。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2010年,“弘毅学堂”正式开班,坚持高起点、高层次、少而精、开放式、国际化培养原则,开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数理经济与金融、国学七个学科班,招生140人,获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通过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配备优良师资、创新学生管理制度等,保障弘毅学堂顺利运行。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公共基础课改革。新方案继续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通专并重”的方针,进一步加大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力度,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提炼、课程体系的重组和重建工作。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意见》,明确加大对公共基础课专项经费投入,加强教学队伍和团队建设,改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等。
实施学分制收费改革,调动师生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学校从2010年开始着手进行学分制改革,为了让学生了解改革政策和各项举措,学校建立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学习指导网”,开辟学分制管理专栏,同时将培养方案、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习指南等精心集中发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设立大学生科学研究专项基金、积极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创新学分”等多项举措,把“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理念渗透于学生培养全过程。4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un项目结题验收,其中我校学生负责的项目获“Oracle-Sun杰出大学生创新项目”第一名,并受邀赴美国考察学习。416名同学累计获得1776。5个创新学分,215篇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特等奖。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开设双语课程教学,资助基础课教学教师出国研修,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创设国际班,举办暑期国际英语口语培训班和海外班等。本年度共选拔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生287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