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记者:其实不光是大学,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心理都和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我看到您在文章中曾提过“让法治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在倡导法律文化、法律生活方式的方面,中国政法大学,或者说政法类大学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和其他政法大学以及综合大学里的法律院系一样,除了培养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这次法大校庆,全国20多万校友,在各地以弘扬法治、充满法律文化的方式举行颇具特色的庆祝活动,社会影响很好。法大除了在校内举办60场学术活动外,我们将在法大校庆期间,在国家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特别举办四场法治讲座,回馈社会。
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已有成果来之不易。在当下,最重要的不仅在于完善法律制度,更在于全社会严格地依法办事,让法治成为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让法治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知法守法,敬畏法律。法律学人也要从我做起,引领全社会敬畏法律,遵法守法,把法律真正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法大对培育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担当,一是要做法治思想的引领者,二是要做法学理论的创新者,三是要做法律制度的构建者,四是要做法学教育的先行者,五是要做法治生活方式的布道者。大学是出思想的地方。一个出不了思想的大学,一定是一个平庸的大学。法大建校以来,几乎参与了国家所有立法活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事实上,现有的法律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的法律制度需要修订,有的法律制度需要补充,有的法律制度尚付阙如。未来我们要始终积极参与国家的各项立法工作,推动中华法系的重塑与复兴,为我国法律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做更大的贡献。
大学也要做法治生活方式的布道者。法大要深入研究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等法的运行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努力营造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司法,企事业单位和民众自觉依法行为,整个社会都依法办事的环境,引领全社会敬畏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让法治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法治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记者 李玉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