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山东7所高校今年起按学分收费 学费上涨10%
2013-10-08    新华网-经济参考报

字体大小:

  据报道,山东7所高校今年起将过去固定的按学年收费模式改为弹性的按学分收费。根据相关规定,改革后的学分制学费可以在学年制学费基础上上浮10%。

  对此,有博友认为,“学分制学费”的核心并不是收费,其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跟进,不能成为变相涨价的理由。

  “学分制学费”利弊互见

  “学分制学费”改革政策一出,立即引发了广大博友的关注和讨论。赞成者认为,学分制收费有其公平性、合理性。而反对者认为,教育有公共属性,“学分制学费”缺少民意基础。

  有博友认为,“学分制学费”引发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表明这种收费方式需慎行。博友“傅达林”认为,教育收费涉及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而具有制度的公共属性,需要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不过,博友“李英峰”认为,山东7所高校所推出的“学分制学费”改革顺应了高校发展的潮流。较之“学年制学费”,“学分制学费”模式可区别全国重点高校和省市属高校收费、区别冷热门专业收费、学生完成学分可提前毕业、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等方面特征,显得更灵活、更人性化,也更加公平合理。

  须防止加重学生负担

  不少博友认为“既然‘学分制学费’可以在‘学年制学费’基础上上浮10%,同时又将收费标准下放给各个高校,这不就等于为高校学费涨价提供‘制度保障’吗?”要警惕学校以按“学分”收费为名“变相涨价”,增加学生负担。

  博友“童克震”认为,一些高校学费高昂,收费标准缺乏透明度。如果高校轻而易举打着按学分制收费之名实现涨价,学校资源、教育管理水平并没有优化、进步,这样的学分制收费没有意义。

  博友“徐大发”认为,学分收费改革要有权威的执行标准。每学分学费标准,应由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提出方案,报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同一学校所有课程的学分学费标准须统一。而且还可借鉴美国大学做法,大多数学校互相认可彼此的学分,为学生转学和跨校选课带来方便。一切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要以有利学生学业为出发点,不能让家长觉得学分制收费改革就是单纯的“涨费改革”。

  收费不能取代高校改革

  博友“田水月”认为,要做好“学分制学费”改革,不能单兵突进,不能只是简单地按照学分收取学费,还需要高校改变基本的制度环境,切实建立以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只有让“学分制学费”改革的重点回归“学分”上,而不是在“学费”上,才能真正念好“学分制学费”改革的“真经”。

  有博友认为,“学分制学费”的核心不是收费,而是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收学费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改革不能止于收费制度。

  博友“李英峰”认为,应该完善配套保障制度,比如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收费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等规章制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2025年前完成师范类专业布局调整
· 山东高校将获更多办学自主权
· 山东严禁高校学生高考期间无故请假
· 山东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 山东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可离岗创业
· 山东推高校债务化解实施意见 争取两年化债百亿
· 山东两高校差额选副校长 干部人事制度新改革
· 山东高校思政工作有测评体系 包括21项指标
· 北京:高校按学分制收费方案有望新学年实施
· 湖北:普通高校学费将按学分收取 5月价格听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