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亲密助手,而今反目成仇。学生王宇澄举报导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学术不端,“克隆”人工耳蜗技术,被社会广泛关注。1月3日下午,眼耳鼻喉科医院召开情况通报会。针对之前媒体聚焦的疑点,一一给出回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其学生王宇澄举报。在昨天的情况通报会上,王正敏坦言,“我也不理解他为何要这么做,事实上,我关照他比关照别人还多一些。”
举报人王宇澄曾是王正敏的学生与秘书。王宇澄认为,自己在导师2005年评选中科院院士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却未获得应有回报。2012年2月,他向复旦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实名举报,质疑导师王正敏有抄袭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此后举报交由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调查处理,并于2013年8月得出最终结论。除此之外,王宇澄还要求导师在“我的爱徒培养计划”上签字画押,以示同意。这份计划书上大致提出三点要求:1、成为王正敏的终身秘书;2、经过2至3年培养其成为学科带头人;3、破格晋升职称。面对学生提出的“荒唐”要求,王正敏毫不犹豫选择拒绝。
1月3日的通报会上,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周鲁卫就实名举报调查通报结论:其一,举报的学历造假并不存在。其二,王正敏作为合作者之一,所发表的几篇中文论文,有内容高度重复,另有几篇曾使用相同内容或图表,属于重复发表。但王本人均称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为论文合作者,这种做法在学术态度上不够实事求是。其三,王正敏的三本著作在未取得国外著作版权同意下,对原著图片采取重新描画做法,使用大量插图,且未注明出处,这种做法虽不属学术剽窃,但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学术规范;至于举报信中所提及的“文字抄袭”,因其内容为解剖学描述,不属于抄袭。
对此结论,王正敏昨天也给出相应回应:著作引用的王的导师、耳鼻喉科奠基人乌果·费绪老师的手术图解,其实在两本书共13处都有注明。费绪老师得知手术在中国被推广,十分高兴,他也为著作作了序。序中特别讲道,学生王正敏引用他的图解时小心谨慎。王正敏表示,“文字里注明了、图片上未注明,如此做法在2004年以前出版的医学书籍中较为普遍。”至于论文造假,他表示,自己在申报院士论文时,四分之三都属规范论文,另有四分之一并未按照学术规范来写,这其中大多是将手术、已经发表的论文转载至教学园地,仅供教学参考之用。
王正敏回应国产人工耳蜗三疑点
疑点一:技术是不是“克隆”而来?
王正敏表示,人工耳蜗内有很多组件、技术需要研究探索;单靠看外形,无法了解内中机器运作情况,更谈不上“克隆”。这也是为何我国人工耳蜗从1989年开始摸索,直至2004年问世的最主要原因。早在1985年,澳大利亚向世界宣布数字人工耳蜗的发明,当时王正敏参加了会议。1989年,他与几位工程师共同研制人工耳蜗,但囿于数字、芯片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研制过程“夭折”。1996年,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赠送两个人工耳蜗,其中一个由王正敏植入病人耳中。此后,王正敏团队开始与澳方合作,并着手研制国产人工耳蜗。在与全国20多个相关公司合作后,最终形成了国产人工耳蜗的三大基本核心技术,所有部件、材料也都实现了国内加工,自此,实验室里制成的人工耳蜗基本合格。由于国产人工耳蜗拥有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在其问世后,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也并未对此产生任何异议。
疑点二:转化技术是否涉嫌牟利?
王正敏回应,实验室内的人工耳蜗问世后,研发上市由海南医药集团的力声特公司承担。王正敏强调,“中科院对院士有要求,院士不得在外做盈利性工作,因此我从未拿过力声特公司的股份、股权。”考虑到国外人工耳蜗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开展的“优化人工耳蜗”项目,并申请到经费。其中,2000万元经费是力声特公司申请的,另外2000万元是医院申请的。由于王正敏年事已高,并不担任“优化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相关项目由医院其他专家教授接手。
疑点三:国产人工耳蜗是否有效?
王正敏解释,从力声特公司方面了解到,经过两年,49例国产人工耳蜗植入病人中,有2例失效,其他47例机器都是工作的。因植入前适应症较为宽泛,选择的病人属极重聋病人,因此植入后个体效果无法统一。总体来讲,人工耳蜗植入达到了预期效果。即便是国外的人工耳蜗技术,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问题。对失效病人做好善后处理、对其他病人做好随访保修,是人工耳蜗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通报会尾声时,王正敏说,“国产人工耳蜗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期望通过它让更多耳聋病人恢复听觉。”(记者 顾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