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专家:论文买卖越曝光越红火 成中国学术界怪象
2014-10-14    人民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专家:论文买卖越曝光越红火 成中国学术界怪象

  李华(化名)是西部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师,业余时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论文中介代理。“现在买卖论文比起5年前,无论操作程序还是提供的服务,都进入到更高级阶段。”李华说,在论文买卖QQ群里,已经通过编辑部审核的论文就像放在超市里的商品一样任人挑选,这种论文一般售价在2万~5万元之间。

  论文买卖问题已经被曝光多年,多年前,就有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论文买卖交易已达10亿元规模。论文买卖交易,陷入越曝光,越红火的怪圈,曝光反而给一些急于要论文过评审的人,“指明”一条道路。这可谓我国学术界的一大怪现象。

  何以至此?在参与论文买卖交易的人看来,相对于论文造假、抄袭来说,买卖论文是眼下既稳妥又“富有道德”的交易。一方面,出售论文者,大多是“原创”、达到论文发表要求的,购买者没有抄袭、造假的风险(除非出售者抄袭、造假,或者一文多售);另一方面,购买论文者,花了大把银子,相当于把论文的版权购买下来,与出售论文者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与一些领导利用自己的职权,泰然享受下属帮自己写论文,在论文中署名第一作者相比,出钱购论文者,甚至觉得自己“高尚”得多,进而在购买论文时,没有太多道德方面的顾虑。

  对于论文买卖交易,大多人认为这与职称评、考核审重视论文有关,而由于近年来评职称这事儿,一直未变,都强调参评者的论文,因此买卖论文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但进一步分析,则发现,职称评审不是看重论文,而是重视论文是否发表、发表期刊的档次。——这是不同的两回事。

  如果重视论文,应该看论文本身是否有价值,会在答辩时,向作者提有关论文创新的问题,可是,目前的职称评审,有多少评审,会认真阅读每一篇论文?会就论文的内容对作者提问?如果认真阅读论文,以论文本身的价值判断作者的学术能力,论文发不发表根本不重要,如果有答辩,询问作者有关论文创作的问题,那些请人撰写、购买论文者,很可能就露馅儿了。

  但在现实的评审中,大多只看论文是否发表,以及发表的期刊。有的评审委员会,只要提交论文发表的期刊封面、目录复印件。对于高级职称的评审,评审委员会会有答辩,会对论文进行外审,可是,评审专家还是以是否发表、发表在哪种期刊作为基本标准,即,用期刊发表代表了学术评价。

  曾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质疑过我国这种“论文发表情结”,并介绍他们在评价学者贡献时,会看论文(或者研究报告)本身的价值,而不是首先看发表在哪一刊物上。国外评价一名学者的学术能力和贡献,也会看论文,可是不会以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哪一档次的期刊作为标准,而会阅读论文本身。这当然需要评审者花更多时间,并给出公正的学术评价,但这可以让学术评审摆脱“以发表数量和期刊档次论论文英雄”的怪圈。

  笔者一直建议这种评审方法,但不少人认为这在国内行不通,评审专家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来看论文是其一,现在就是评审一些重大项目研究成果,有的专家都是在开评审会时才看材料,何况看职称论文。另外,大家怀疑,如果不用发表作为硬性标准、门槛,讲人情关系的专家,会胡乱给出评价,结果导致职称评审更加没谱。

  在这种情况下,要改革职称评审强调论文发表数量、期刊档次的做法,确实很难行得通。根本需要改革的,是我国的学术管理、评价体系。为何专家们忙得没时间认真看论文、评价成果,因为大家把精力都用到获取科研资源上(具体指科研课题、经费),最近科技部通报7名教授套取2500万国家课题经费,只是冰山一角。为何以论文发表代替专家对论文的意见,是因为学术评价已经被利益因素绑架,虽然大家也知道发表论文,也存在论文买卖、版面费交易,但好歹还有“发表”的关卡,如果没有这个“关卡”,没有教育与学术操守的专家,可能会做出没底线的事。

  问题最终回到专家的学术操守上,要提高专家的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意识,根本在于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学术管理、评价体系中,行政是主导力量,教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他们在功利化的学术利益圈中,大多失去学术理想和追求,学术原则也就容易让位于利益原则。针对这种情况,强化行政监管,以及出台严苛、硬性的指标体系,只会进一步降低教授们的尊严意识,学术氛围会进一步恶化。唯有推进学术去行政化,让教授们成为学术的主体,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评价。(熊丙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陈鹏:破“五唯”能否刹住学术交易之风
· 熊丙奇:“论文情结”导致论文买卖交易蔓延
· 论文买卖蔓延 为保研出国大学生花钱发论文
· 论文买卖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被指如超市购物
· 论文买卖成产业链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 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09年规模即已达10亿
· 论文买卖,学术诚信之殇
· 明码标价加网络营销 "论文买卖"俨然已成产业
· 论文买卖"产业"兴起 "论文至上"成学术腐败温床
· 论文买卖产业化问题突出 6期刊严重违规被处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