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
2015-12-10  新华网  

字体大小:

铭记“一二·九”共筑中国梦

  ——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爆发80周年。12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

  通知下发以来,各地各高校精心设计、积极创新,将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将传统形式与线上活动相融合,在校园内外掀起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热潮,吸引了大批青年学生参与。

  以青春的名义重温传承历史

  上海、浙江、河南、广西、贵州、新疆等地举办“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座谈会、学习沙龙等,地方党政领导、团学干部与大学生代表共话“一二·九”精神内涵,畅谈新时期青年学生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四进四信”活动,山东组织开展“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主题团日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国与家、责任与担当等认识理解“一二·九”精神;江苏举办纪念“一二·九”梦想公开课,通过创新团课的方式让大学生重温历史,培养家国情怀;吉林开展“传承爱国志·践行新使命”主题社团巡展活动,让“一二·九”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云南大学、安徽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组织开展纪念“一二·九”8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动员基层团学组织和青年学生传承爱国精神;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通过历史回顾展示、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普及“一二·九”历史知识;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举办多场“一二·九”运动历史回顾及当前形势政策报告会,解读“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

  用多彩青春致敬“一二·九”

  在丰富多样的纪念活动中,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在寓教于乐中让“一二·九”精神扎根于青年学生心中。12月初,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暨2015年全国大学生校园跑步季”活动,激励学生坚定信念、强健体魄、砥砺品格。12月6日,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学联开展“首都大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爱国接力长跑活动”,至12月9日,首都百余所大中专院校已全部开展接力长跑活动,近万名青年学生参与。天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也积极响应,将纪念活动与开展“三走”体育锻炼活动相结合,开展趣味运动会、足球赛、长跑等活动。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继承传统,通过开展合唱赛、红歌赛、青春诗会等,用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了青年学生爱国报国、勇担责任的精神情怀;南昌大学以“信仰有路”为主题举办话剧大赛,演绎历史风云,歌颂伟大抗战精神;山东大学(威海)、中国美术学院等举办海报大赛、专题画展,向大学生直观展示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

  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一二·九”精神

  12月7日,团中央在中国青年网开设“致敬‘一二·九’共筑中国梦”专题页面,并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开设“一二·九”运动纪念专栏。“一二·九”运动专题纪念片也同期在网上推送。

  江西开展“接力‘一二·九’·传递爱国心”线上火炬接力活动,通过微信推送主题页面,各高校微信平台接力转发,累计超过3万多人次参与;天津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在新媒体平台展示历史资料、刊发理论文章、图文策划等,开展了“我眼中的‘一二·九’”线上活动,并发起“青年与使命”“勿忘国耻·砥砺青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等微博话题讨论,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首都大学生座谈 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
· 纪念“一二·九”72周年 大学生们没忘记反思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