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管理体制 > 高校合并
中国高校大合并
2001-08-23    

字体大小:

  短短几年,中国数百所高校走向全并。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独特现象,合并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和参加高考的学子......
  (一)据新华社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武汉科技职工大学(科技部管理学院)并入,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昨天,华中科技大学证式挂牌。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组建后,学校学科更加齐全,涵盖了理工医文管等9个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点13个;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国家专业试验室5个,还有一批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的高水平研究中心,为实现从多学科大学到综合性大学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中科大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万余人,其中教师4000余人,两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330人,教授7叨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3.3万人,其中研究生4900人。

  据悉,华中科技大学将由教育部、卫生部、建设部、科技部和湖北省实行共建。新华社昨天还同时播发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组建的消息。消息说,经国务院批准,分别隶属财政部、司法部的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昨天在武汉宣布合并,组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哲学、理学等六个一级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的前身同为中原大学。中原大学是1948年以只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其后50多年的岁月中,两校几经分合,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财经类和政法类各具特色的院校。合并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大为增强。学校共有29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点、14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有教授145人,副教授339人,博士生导师33人。

  据悉,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工大,同济医大和城建学院,以及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中南财大和中南政法,今年都是分开单独招生。考生填写志愿仍按原五校的名称代码填报,但考生录取后为新校的学生。教育部还有一规定:录取时已合并的学校,可以在同一批次进行录取,并且就高不就低。因此,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今年也列入第一批录取。另外,从今年起毕业的学生都将发合并后的新学校文凭。

  (二)北大和北医大合并,清华和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近年来,中国高校合并的已达数百所,许多高校的合并还在酝酿之中。

  武汉高校的这次调整合并,正处在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大背景下:今后除教育部和少数特殊行业部门外,其余中央部门不再管理院校,绝大部分将划归教育部或各省管理。今年年内,全国将有现中央部委属242所普通高等学校和106所成人高等学校及中专、技校的管理体制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位于北京惠新东街的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仅一墙之隔,长期以来两校关系良好。现在,两校的关系更近了国家有关部门日前正式发文,同意两校合并。权威人士透露,合并后的校名极有可能是"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高校合并的声音己响起10多年了。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的探索,高校的合并浪潮最早可以追溯到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成南昌大学。从此,高校一直就枕着合并的涛声。至于这些年来合并的高校共有多少所,就连主管部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也难似给出厂个精确数字。"今天的数字和明天又会不一样。"远在长沙的纪宝成司长25日对记者说。

  近期,高校合并加快了步伐,关注教育的人能感受到这些变化--北方交通大学和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北方交通大学;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北华大学;分属于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分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财经学院组建的新湖南大学在长沙成立;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教育部近日批准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等7所院校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

  (三)高校合并实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重组,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已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材的培养要求。单一学科人才已无法立足社会,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

  目前,北京的60多所高校,许多都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的。从硝烟和炮火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成功地组建国家机构后,深感人才的匮乏。

  此时,前苏联的高教模式走进了中国。"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就是按行业、按单一学科大规模组建高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要求。"北京教科院高教所从事高教史研究的王晓燕说。

  50年代初期,全国高校只有200余所,北京10多所。1951年11月至1953年底,北京拉开了院系调整序幕。北大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清华和燕京大学的文、法、理及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有关学科并入北大。这样,北大成了文理科综合大学,清华成了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辅仁大学、人大和燕京大学的教育专业并入北师大,取消辅仁大学。

  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人才和师资为重点,组建专门学院。如北大法律系和清华政治系等组建了北京政法学院,清华石油系发展为北京石油学院,通讯专业汇总发展为邮电学院,冶金钢铁专业组建为钢铁学院……北京有名的八大学院,大都是从那时发展起来的。

  院系调整适应了当时的形势,为国家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大量建设者,满足了行业的需要。朱传礼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为全国高校合并"出思路"。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高教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越分越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现在,一些高校只从行业需要考虑,重复建设多,如石油院校开设了物探专业,地质院校也有;北京市属院校的专业,在京中央部委院校都有。高校的“结构”和“学科”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势在必行。80年代末,中国高教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四)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的高校合并,使许多高校教育资源重组后的规模效益得到了提高,单一性学科被复合型学科取代,高校结构趋合理。高校合并,使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氛围融入了以工科为主的清华园,国庆50年时,清华和工艺美院制作的教育彩车,更被人称为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说,两校合并符合科学艺术结合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北医大的加盟,使新北大的实力大大增强。当前,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著名大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医学院,著名的医学院都建在综合大学里。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两校合并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氛围和学科氛围将有利于医科学生适应这一转变,有利于培养出更合格的医生。有关人士将高校合并的意义概括为三方面。

  首先,有利于组建新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传播、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互合并的大学一般是具有互补性的,如以文科为主的学校与以医学为主的学校合并,以某一专业学科为主的多个专科学校之间的合并等都会增加合并学校的学科种类,这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其次,有利于克服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高校合并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办学,这可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经济后盾。第三,合并办学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

  (五)然而,高校合并毕竟牵涉的头绪多,又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因此也引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人们相信,合并之路将越走越稳健。

  高校合并,全国成功的范例特别多。但合并毕竟也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所以也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据介绍,武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均谈过合并事宜,但由于合并后的校名只能称武汉大学,同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多项指标排在武汉大学之前的华中理工大学拒绝并入武汉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也与武汉大学谈判失败,最终结果是武汉大学合并了其他两所学校,而同济医科大学则与华中理工合并。

  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合并在取什么校名上也出现了争议。在合并的谈判过程中,新组建的学校校名有很多个提法,如"华中大学"、"华夏大学"、"长江大学"、"中原大学"等,最终定为"华中科技大学"。

  有消息说,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正因校名问题搁浅。四川大学和成都科大合并后,始称四川联合大学,但现在又改称四川大学。同是名校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正在尝试合并,但新校名让人颇费心思有人认为,高校合并应充分考虑如何精心维护我国高校品牌所富含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珍爱这些品牌。合并问题若处理不当,会使名牌受损,无形资产丢失。改重点大学的校名,不仅是学校的损失,也是毕业的校友的损失,因为过若干年后,已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毕业的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而且刚改名时,恐怕学校开出的介绍信国外的高校不认账。

  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高校改名后,母校好像“不存在”了,感觉到自己“空落落的”。"再过一些年,说起我是哪个学校的,人家都听不明白。"倒是合并时名气稍弱一点的高校在校生挺高兴,因为可拿到合并后令人羡幕的高校文凭。其实,高校合并后名称的确立,一直是合并中近到的一个难题。强校与弱校,弱校与弱枝的合并新校名容易定下来,对于前者而言,肯定是保持相对强校校名,如新北京大学、新浙江大学;对于后者而言,改一个新校名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如吉林的北华大学。但要一个已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地位的学校把原校名改掉,则有很多人觉得很可惜。

  新领导班子的组建,也是合并中近到的难题之一。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冯培认为,高校合并应"适度规模",一味求大没有必要。高校合并应先吸取合并的教训和经验,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取得科学依据后再作决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