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海外概况 > 美国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的印象和思考:宽进严出与玩命学习
2010-10-13    羊城晚报

字体大小:

  

 

特约撰稿 中山大学教授 夏纪梅

  美国是个教育强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近期笔者对美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关注和接触,从中引发了相关的思考。印象最深的是美国高校本科毕业率超低(只有57.3%),大学生的“学习量”、“负荷量”超大,“分数挂帅”现象比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1美国高校“宽进严出”

  美国高校“宽进严出”早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究竟“进”宽到什么程度,“出”严到什么程度?首先,我们从美国《高等教育编年史记》(2009-2010)提供的数据所涵盖的有关数据略见一斑。美国三亿多人口数当中:45%-65%的中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但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率只有57.3%,其中男生54.2%,女生60%,这说明美国高校尽管毛入学率很高,但毕业率不高,的确是宽进严出。而我国高校扩招后的毛入学率虽然已从1978年1.4%提高到2008年23%(广东当年达到26%),毕业率却可高达95%以上,可谓“严进宽出”。

  中国近年来赴美本科留学热一浪高于一浪,其中很大原因是头脑清醒且了解内幕的家长意识到,在美国读本科,是不能保证毕业的,学生不努力就会“自己开除自己”,所以情愿花费几十倍于国内的财资重金逼自己的孩子在“严出”的环境下历练成才。这与我国中小学生累死累活拼命努力,上了大学则一马平川,及格毕业基本不成问题的教育现状形成鲜明对照。

  2大学生“学习量”超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美国大学生毕业率低呢?

  在美国读大学,学生首先需要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以及“项目/任务”等需要动手、动脑、合作、创作、探索等多种作业,才能在课内参与研讨交流和探究知识的教学活动,因为美国的教学方法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灌输现成知识的模式,而是师生一起对知识的共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对课程的贡献,就不能只靠课堂内的听讲和笔记,课堂上的个人表现还要作为“形成性评价”中重要的“业绩”组合成绩。因此,美国本土大学生课外忙着找资源,课内必须积极表现。可以说,学生的知识是“找”来的,分数是“挣”来的。

  相比之下,中国赴美国读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往往特别困难,既有语言障碍,更有心理障碍,还有学习方法障碍,加上如此这般的“学习量”,都让他们难以应付。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高等教育阶段却学业负担太少,这与美国的教育状况形成相反的态势。在我们国内教育界提出要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中山大学近年来在全国首先提出要给大学生“增负”,这是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力”发展的举措。更何况,据美国实验室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今后的“职场能力”。而“学习能力”决不是“考试能力”,更不是“纸笔考试能力”。这就需要大学阶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颠覆式”改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疫情如何影响美国高等教育?
· 美国高等教育、数字鸿沟和分裂的互联网
· 美国高等教育:“常春藤”之外有名校
· 《美国高等教育纪实报》揭示年轻人不爱搞科研
· 美大学校长致信美国务院抗议签发关于孔子学院的公告
· 教育体制的“宽进严出”是怎么回事?
· 候选人资格考试 为博士宽进严出设门槛
· 百万年薪+终身教职,美国高校首席在线教育官了解一下
·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美国高校如何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动性?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