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海外概况 > 其他国家概况
利益驱动政策"倾斜" 英国大学补招青睐国际学生
2010-08-19    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小:

  在英国各高校今夏候补录取正式开始后,本土的高中毕业生面临上大学困难的尴尬境地:在本土学生大量收到拒绝录取信函的同时,很多高校却为国际学生保留了大量录取名额。在英国,本土学生被定义为本国及来自于欧盟成员国的学生;而国际学生则指来自于欧盟以外国家的留学生。

  高校补招国际学生“吃香”

  据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上周四,高中毕业考试(A-level)成绩公布后,候补录取系统正式开始。超过十所知名大学已不再录取本土学生,有些高校仅提供有限名额,但几乎所有的高校在补招过程中仍在大量录取国际学生。

  目前,各所高校已确定的补录名额超过2500名,一些名校有50名左右的剩余名额,如巴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另外一些备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顶尖大学已彻底招满,不再有补录机会,如: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

  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提供的数据,2009年9月在英国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已达到251310名,占英国大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利益驱动招生政策“倾斜”

  在英国大学就读,本土学生需要支付的本科学费被控制在3290英镑(约合3.5万人民币)以内。相比之下,国际学生需要每年支付最高达2万镑(约合21万人民币)的学费,这几乎是本土学生学费的10倍。国际学生的高昂学费给大学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他们在入学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英国大学对本土学生之所以收费低廉,有赖于政府每年给每名学生5000镑的财政补贴。而限制各所大学的本土学生招生人数就成了政府节省开支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政府没有义务对国际学生的教育费用进行补贴,因此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方面不受任何政策限制。

  尽管保守党上台后,收紧了留学生签证制度,但更加严格的本土学生本科录取制度也给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每年,这些海外留学生为大学带来将近30亿英镑的收入(约合320亿人民币)——占大学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受利益驱动,大学自然欢迎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就读。

  引起争议专家发出警告

  在补招中大量录取国际学生的做法引起争议。沃彻斯特大学副校长大卫·格林说,“我们不能歧视本国的年轻人。可本土学生即使愿意多交钱,也不能拿到剩余的国际学生名额。”

  公立高中校长联合会的秘书长吉奥夫·卢卡斯警告,如果政府不能明确地诠释在招生录取方面的政策,将面临公关危机。他说,“政府应该给予高校在录取本土学生方面更大的自由度。如今各高校都在削减开支,大学本科的名额越来越少,加上并不乐观的就业情况,政府应该对各个大学的招生情况就个例具体分析。”

  相关

  留学生如何争取补招最后机会

  据英国《卫报》报告,国际学生在(A-level)成绩公布后,如果发现成绩与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差一点,也可以与校方沟通,在学校仍有名额的前提下,校方一般都会有所通融。这已成为留学生中公开的秘密,因为国际学生所缴纳的巨额学费很具诱惑力。

  如果争取失败,国际学生还可以抓紧时间通过补录来争取机会。据悉,补录阶段,国际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是在开学前,都可以争取补录名额。

  国际学生可以在各所学校的网站上查看各所学校的剩余名额,在补录阶段,英国大学的院系有自主招生的决定权,国际学生可以打电话直接向有补录名额的院系提出申请,争取获得补录的机会。

 (马宁 张巧煜 曾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英国大学世界排名集体下滑 脱欧惹的祸?
· 英国大学改善膳食引中国留学生 组团来华"取经"
· 英国大学推出中国留学生实习项目
· 英国大学录取人数创新高 中国留学生仍热衷商科
· 超过70所英国大学今年向海外留学生发放奖学金
· 英国大学被指为更大利润降低标准录取国际生源
· 英国大学学位出现“通胀”引争议 学位在贬值
· “脱欧”暂不影响欧盟对英科研资助
· 探秘英国大学的“众创空间”
· 伦敦都会大学被暂停海外招生:未报留学生出勤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