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高学低就”教育路“剑走偏锋”
2014-10-29    人民网-荆楚网

字体大小:

  记者近日查询,武汉地区已有9所“一本”院校相继在学校官方网站晒出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率均低于本科生。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毕业时间不统一,研究生就业率到12月份统计会更准确。(10月27日人民网)

  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有着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学低就”的局面呢?我想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绝对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研究生“高学低就”,真的是教育路“剑走偏锋”吗?

  分析一下如今我国高校的现状。首先,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本专科生不断增加的同时,研究生的扩招人数也在不断激增。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2003年教育统计数据》,前者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达584416人;后者显示,2003年,研究生招生总数为268925。两者相较得出,2012年的招生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1.17倍。但这种增长率或许只是“看起来很美”,研究生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亦应成为教育部门重视的问题。

  “高不成,低不就”也是研究生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用人单位不再盲目“高消费”,从而会导致他们就业率下降。研究生比本科生、专科生在精力和经费上投入的多,因而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他们扎堆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不愿意去有大量需求的边远地区,再加上工资待遇不对接,所以,在研究生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只能愈加明显。同时,作为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择才由“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不再盲目地追求人才“高消费”, 也是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人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增多也是一个好的现象。中国大学教育近些年快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之处。但大学教育以“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人才”为根本目的,这些中高级人才将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战斗力”。但从大学生的扩招,特别是研究生的扩招来看,其并不是从教育规律本身出发,而是在一味地追求办学规模、办学业绩和经济利益,这样一来难免让教育“功利化”,难逃“一切向钱看”之嫌。

  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与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们,应该把精力放在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上,而不是盲目扩大教育规模上,把高等人才的招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把好“入口关”;积极了解就业市场,注重研究生的“实用性培养”,注重培养“精致人才”,培养与社会能发生“同频共振”的人才,形成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质”和“量”中更加注重“质”。我想,长此以往,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佳的情况将得到根本改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在“聚焦高质量 奋进新征程—2023年(第二届)研究生招生与培养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 教育部: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 核心五问:研究生“严出”难在哪儿
· 四川9所高校硕士论文抽检有问题,被减招研究生108人
· 研究生不值钱?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破300万
· 江苏研究生质量监控升级:“盲审”“查重”力阻蒙混过关
· 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
· 研究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专家:细化双方责任义务
· 研究生与导师的“后师生关系”:从“定期见面”变成“形同路人”
· “十三五”期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290万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