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慕课MOOCs风暴
慕课正引发一场学习和教育革命
2014-04-09    新华网-文汇报

字体大小:

  慕课创造了跨时空的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慕课正在倒逼我国教育的改革,谁在教育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淘汰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公开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斯坦福大学两个教授创立了Coursera在线免费公开课程平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发布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慕课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界最热的话题。2013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如英国的“未来学习”、法国的“数字大学”、德国的“我的大学”,欧盟的“开发教育”、日本的JMOOC和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等等。在我国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一些高校已开始进行慕课的尝试,一些中学已开始通过制作“可汗课”微课程,帮助学生从辅导班、教辅书堆解脱出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美国的Coursera已有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等10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为其提供了500多门优质慕课,来自全球各国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550多万。慕课正如一股洪流以不可逆转之势向我们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使学生有了前所未有的选课自由度,可享受到海内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呈现了“未来教育”的曙光

  面对慕课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冲击,引发了各种议论,有支持的,也有诟病和反对的。作者认为目前对慕课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

  其一是认为慕课就是网络视频课程,因此不屑一顾。事实上,慕课完全不同于近十多年来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共享公开课,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一二十个或一二百个学生不同,慕课的学生动辄上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优质教育受益范围可无限扩大;二是微课程+小测试,慕课授课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运用动画、视频等手段,营造一种沉浸式、游戏化学习环境,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是很强的教学互动,慕课完全克服了传统网络视频课程单向、没有互动的不足,慕课线上“你提问、我回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第二个认识误区又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慕课是万能的,未来教育都可通过慕课来解决;而持反对意见人以没有师生面对面的知识传授与交流而否定慕课。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慕课当然不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慕课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手段。慕课的出现最关键的是引发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寝室、在家做练习、做家庭作业。慕课引发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学生在寝室、在家完成网络在线的慕课学习,而课堂跃升为师生间深度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场所,使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也称O2O(online to offline),是既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又强化面对面课堂互动、进行知识传授与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呈现了“未来教育”的曙光。

  慕课正在倒逼我国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对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幅员广阔的大国,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距,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和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得到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我们应加强有关慕课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与挑战的研究,尽快编制我国慕课发展规划与政策,同时加强对慕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可能引发的教育变革的研究,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上大力推进中小学慕课和各学科重点、难点部分微课程的建设和我国中小学慕课共享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撑,让全国中小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教育资源差距,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上大力推进高校慕课建设与慕课共享平台建设,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及学分互认,促进高校学生跨校选课,缩小高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在继续教育上,大力促进基于慕课的继续教育发展,向民众提供优质继续教育慕课,让慕课成为民众学习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推进学分银行,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慕课创造了跨时空的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慕课正在倒逼我国教育的改革,谁在教育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淘汰。

  (黄震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慕课十年,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 人民日报:慕课打开教育数字化新空间
· 人民日报:我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 慕课10年:数字化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 慕课十年:高等教育教学进化之路
· 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教育部“云发布”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 2021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举行
· 突破慕课(MOOC)发展的难点在哪里?
· 专访高校名师孟宁:“智能基座”精品慕课打通产教研壁垒,激发教学新理念
· 慕课打开教育更多可能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