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歌的时代”
“无歌”是学姐吴虹飞几年之前一篇文章的题目,文章写的是那以前的歌和唱歌的人。然而,她最终成了一个歌者,而那以后的校园也一直飘荡着若隐若现的歌声。
96、97年的时候,写歌的人还是有的。不过,人只是零星的几个,圈子也没原来那么大了。记得那两年的“校园歌手大赛”还有些自创的歌,然而,那些歌手却大多昙花一现,后来就没了踪影。不由得想起张璐口中以前的校园歌手大赛,那一直是每年冬天清华园里的一场盛事,清华的自创歌曲,也基本上是围绕着每年的校园歌手大赛发展起来的。象“梦中草原”,李健,缪杰他们第一次登台都在那里,他们的歌,也从那里开始传唱。
随着“校园歌手大赛”日益沦落为“卡拉OK大赛”,97年冬天,学生会为了鼓励自创文化,就举办了一场“自创作品大赛”,当然,不只是歌曲,也有小品、相声和舞蹈等等。进入决赛的歌曲总共还有7、8首之多,颇值得欣慰。
晚会上,吴虹飞唱了那首争议颇多的《粮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也让听者开始对评选机构的文化政策质疑。而最终夺冠的是任雨生的《寸草心》,虽然那的确是一首不错的歌,可还是让人觉得它多少是以内容取胜。
那次比赛的歌,后来基本都留了录音,说实话水平是远不如前了,单就其音乐风格而言,可以说并没有跳出以前的套路,很少有自己新鲜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是民谣这种形式已经略显陈旧了吧。不过,从编曲来看,参赛者显然都下了一定工夫争取表现上的圆熟。当时的歌除了《寸草心》和《粮食》之外,还有《流浪》、《爱情天堂》、《终有一天感动你》、《写给二十岁的歌》等等。
短暂的复兴——演唱会的夏季
98年6月,清华园里充满了音乐,三场个人演唱会提前点燃了炽热的夏天。
吴虹飞的毕业演唱会。
卢庚戌的个人演唱会。
缪杰、李健的“来自我心”——个人演唱会。
演唱会的复兴让人恍惚以为“无歌的时代”已经结束,然而,它们代表的却是歌的时代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