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计划从十大任务和三大重点工作对这一政策作出了全面的顶层设计。其中的三大重点工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特别引人注目。
事实上,该计划的前两项已经在2012年开始实施了。坊间习惯称之为“小211工程”和“一省一校工程”。应该说,这项涉及面颇广、投入力度之大的高教振兴计划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渐好,然而,如若没有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技术的智力支撑,则很难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匹对。教育主管部门曾通过增补“211工程”院校、实行省部共建等形式的政策支撑这一地区的高教发展,但这毕竟不成系统,与中西部地区内生性的高等教育的强烈诉求不成比例。
于是,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教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既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也是完善我国高校合理布局和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内在逻辑。高层次人才培养集中一隅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甚至造成优势教育资源偏向一处,发达地区高校实力愈强,后发地区大学实力日下的马太效应。事实上,这种优质高教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早已显现:中西部高校承担纵横项科研项目较少,两院院士数量较低,学科发展建设不均……由此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而任由这些问题泛滥更会导致人才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板结的社会性问题——“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口号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越发缄默无语、黯淡无光了。
那么,广大中西部高校发展因为内生性的发展乏力,只能依靠外部“输血”似乎成为这次政策出台的必然逻辑。然而,也有论者就曾直接指出,大学发展未必与经济发达存在正比例关系,并以多所西方著名大学建立之初并非在经济发达地区为证。这似乎又为我们重新思索高教发展,特别是后发地区高校建设提供了另一种视野,也就是“外部输血”与“内生造血”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大学发展的内生性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广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在兴奋之余更应加以冷静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在肯定政策引导所带来的利好消息的同时,更应思索如何利用政策红利,增强自身发展的原生动力。
不难看出,此次振兴计划实际上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在高等教育上的反映,表征出强烈的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倾向。但对这一计划进行全面审视后,有几个问题却值得注意:首先,中西部高校目前格局使得其自身定位的主体目标应该是偏重教学型大学为主,培植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广泛建立应用型专业学院;其次,切实避免以政策主导推动的“以投资促进表面繁荣”的现象;再次,着力发挥中西部高校专业特色,以差异化的办学特色推动高校发展。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就曾对中国高校定位作过这样的描述:“我国高等学校的结构应该是金字塔模式,也就是一种基础大而尖端小的结构。”考虑到中西部高校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间的现实差距,特别是在优质高教资源已然在东部地区形成一定规模和质量优势的背景下,振兴中西部高校显然不能再走追求高大全的老路,必须对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高职专科学院型高校等进行合理布局,追求一种与东部高校格局相异的,以培养地区急需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着力遴选建设少量重点研究型大学,瞄准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促进优质高教资源的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研究教学型大学,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培养大量基础和中等教育人才,并培养、训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重点建设教学型大学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入学率,为广大贫困地区学子提供入学门槛……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做好目标定位,进行差异化发展才是广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未来之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各种项目、工程、计划推动下,至今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力高校,这也是该地区避免高等教育重走“高投资 低产出”的老路的现实原因。投资拉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并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在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重新进行规划和振兴时,对近些年来走的老路应该给予冷静的思索。高等教育需要政策拉动增长,但如果政策对内生性的发展动力和诉求没有有效激发,就会使得教育发展乏力,这就如同经济发展需要内需拉动一样,内在的发展动力才是科学发展的最佳途径。
(作者:马星宇,系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