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发展研究
理顺关系 积极稳妥地发展高等教育
2001-09-14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于德弘

字体大小: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扩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高等教育仅仅只有数量的扩展是不够的,在数量扩展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各种不利因素,从而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情,认真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许多人担心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其质量会受到影响。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基于种种原因,世界高等教育就处于持续的大发展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表现出了不满,这说明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井没有完全解决好质量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积极扩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防止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出现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第一,高等教育扩展必须要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数量的扩展作保障。在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化的过程中,虽然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将不再以单一的知识性和学术性为标准,而会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学生的质量要求将会有不同的定位,但由于我国初中等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高级中学的规模与质量与高等教育扩展要求不配套的现象仍很突出,而素质教育的改革还刚刚启动,且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如何深化改革,为高校输送更多合格人才仍是值得深切关注的大问题。第二,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扩展的要求。据北京大学高教所对我国61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在扩招前有许多高校的各类物质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条件标准,存在较严重的"欠帐",扩招后这种情形更趋严重。第三,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数量上看、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师比1999年已经达到10.03:1,这一数字与国外有些国家和地区相比虽然还偏低,但由于我国在统计生师比时是把助教统计在内的,而西方国家助教一般由研究生担任,并不统计在内。因此,想进一步挖掘教师潜力的余地并不很大,而且从保证教育质量的角度看,生师比也不能过大。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者的比例在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大差距,许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名师"越来越少,而且离本科教学越来越远。第四,高校内部奖励机制往往不利于教学工作,也缺乏对本科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监督和驱动力、管理者和教师往往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学则被放在了第二位,使得培养人的工作事实上处于从属地位。因此,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与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转变,才能适应目前高等教育大幅度扩展时保证高等教育的要求。

  数量与适应性的关系。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只有扩展得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目前高等教育扩展的适应性要求看,目前至少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学科结构的角度看,许多高校扩展的一般只是一些投入不大、属于短平快性质的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是否真正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值得认真思索。二是从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看,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许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其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无法适应工作要求。三是高校还没有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提供充分保障。一些研究表明,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还是很不充分的。四是从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看,目前大学生的一次就业额还偏低,这其中虽然有用人制度改革和就业市场发生变化等原因在内,但至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的扩展,除了外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外,也源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对效率的追求。一是通过扩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总量配置效率。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与资源投入。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还不适应,对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还存在较大的缺口,通过扩展高等教育规模以及增加相应的投入,可以优化高等教育的总量配置效率。二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率。有些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师比的提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率现象。当然,如果高等教育扩展造成学校规模的过度膨胀,也有可能使我们走到对效率追求的反面,从而导致规模不经济。在高等教育扩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效率的问题外,公平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在目前条件下,一是不同区域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随着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批中央部属院校下放地方,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招生量相应减少了,但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使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招生比例明显下降,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程度加剧了。二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展是与收费相伴随的,虽然就整体而言,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很大,目前合法的适度收费暂不会对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展造成太大影响,但对许多普通家庭而言却已是负担很重,势必对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何种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较大困难。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1. 要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便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全过程的监控,以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积极进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真正把培养人的工作当作学校的中心任务,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本科教学全方位投入不足的倾向。在我国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下,如果不做根本性的改革,解决好保证教育、教学过程正常运行的机制,真正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待教学和育人的态度,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保证并提高其质量就可能会变成一句空话。

  其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创造者。教师的教育工作,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经验与文化,更体现在培养人、塑造心灵和变革精神世界等重要方面。因此,要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专业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目标三个层面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更大范围真正实行教师聘任制。

  第三,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除了需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外,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要把主动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到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第四,要多方筹措资金并盘活现有资源,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高校教学条件仍然困难的情况下,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又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消除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仍严重存在的大中型仪器设备、房产等多种资源被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盘活学校的现有资源,要学会利用有关金融手段,如适度利用银行贷款等来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

  2.要通过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以提高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首先,在扩展高等教育时,要根据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学科和层次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之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要合理规划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扩展规模。不同类型高校扩展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主要应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切实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责任。

  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与足够的空间。要探索和落实"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优秀教师和高水平同学的指导与帮助,给学生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学习方式(包括选择教师)、学习内容和建构自身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体系的机会与条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三,要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然而,作为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知识",与以往社会的"知识",无论在内涵还是性质上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已不再停留在认知范畴,而是延伸到了应用范畴,成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一个综合体。由于当代知识内涵与性质的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1)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组织教育内容时要分清知识生成结构中的"源"与"流",要减少原来教育内容中占相当份量的事实性知识,增加原理性知识,使学生的大脑潜力能够向有更高价值的方向发展。(2)要改变过去只重视事实、原理知识传授的倾向,积极创造条件扩充学生的经验知识。在加强学校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同时,应由政府出面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加直接感性知识,丰富意会知识基础,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教育内容要更加综合化,让学生在主修某一学科专业的同时,有机会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第四,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真正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加快高水平网络课件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对高等教育本身的提供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展示了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新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巨大可能性,使得网络教育不仅成为传统高等学校及其提供的课程的一种补充形式,而且正逐渐成为传统高等学校及其提供的课程的-种重要替代。因此,在扩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给予足够重视。

  3.要切实重视并大力加强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高等教育不仅是-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面对国际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高校的文化建设事关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它反映了一所高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求真精神,体现在一所高校的校园规划、建筑风貌、人文景观、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是一所学校的痫交之本。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需要,强化文化守护者与传承者的功能,是值得深思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