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发展研究
我国地级城市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分析
2007-09-11  中国教育网  夏鲁惠

字体大小:

  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中心城市以下的地区(州、盟)所在地城市及其所辖县市的不同办学主体(中央、省、地市)主办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高校布局逐步向地级市延伸,使高校在地级城市的分布和设置状况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地级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目前,在东部区域经济发达的一些地级市,逐步形成了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相互补充的局面。

  在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是主体。发展地级城市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统筹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地方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东中西部区域为例,对我国地级城市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东中西部区域省级中心城市、地级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状况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写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200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中国大学生手册》(2001-2006),本文分别对普通高等学校在东中西部区域省级中心城市及地级城市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省级中心城市包括各省会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地级城市是指省会城市以外、中心城市以下的地区(州、盟)所在地城市及其所辖县市。

  经分析,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学校分布呈以下特点:其一,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级中心城市和地级城市的分布呈现梯度格局。不同区域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速度不同。2000-2005年,东部区域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级中心城市分布数增加了174所,中部区域增加了113所,西部区域增加了81所。同样,东部区域普通高等学校在地级城市分布数增加了149所,中部区域增加了136所,西部区域增加了109所。就其发展速度而言,东部区域发展最快,中部区域次之,西部区域较慢;其二,东中西部区域普通高等学校由省级中心城市向地级城市延伸的速度不同。2000—2005年,东部区域普通高校在省级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在地级城市的发展速度,省级中心城市分布数与地级城市分布数差距由97所变为122所。中西部区域普通高校在地级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在省级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中部区域地级城市分布数与省级中心城市分布数之间的差距由29所扩大为52所,西部区域省级中心城市分布数与地级城市分布数差距由43所缩小到15所。事实上,到2005年,除辽宁、浙江、吉林、湖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外,其他省份地级城市中分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数已经超过了省级中心城市。这对于统筹城乡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三,就具体省份而言,普通高校在地级城市的分布数一直高于省级中心城市的省份有河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广西、四川、贵州;普通高校在省级中心城市的分布数一直高于地级城市的省份有辽宁、浙江、广东、吉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普通高校在省级中心城市和地级城市分布数出现交叉的省份有福建、广东、海南、山西、黑龙江、江西、湖南、内蒙古、云南、西藏、宁夏、新疆。江苏、山东、广东、安徽、河南等省份普通高等学校分布由省级中心城市向地级城市延伸的速度较其他省份快。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世行官员: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面临四大挑战
· 张酉水:高校科技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
· 张晋峰:高校党建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变革
· 张笛梅: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思想与实践
· 杨学为:高考改革的根本在于科学和公平
· 谢桂华: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吴本厦:学位制度的创立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 龙正中: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 李顺兴:转变观念是推动对外合作交流的基础
· 郝克明:教育事业发展呼唤全局性、战略性科学研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