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有专家认为,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研究怎么教,但没有研究怎么学,或很少研究怎么学。如果“学”没有研究透,教师上课就可能出现对牛弹琴现象。只有明确了上课的对象是谁、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才能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个别高校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希望培养的学生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却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却没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没有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认真的分析,而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可能更加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把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上,另一方面却在人事制度和工作评价体系中轻视教学,不珍惜教师的教学投入。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要求全国所有高校的老师共同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怎样在“学”上下功夫,涉及到“教”与“学”两个方面,还有待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系的建立。就教学工作开展而言,就是要把“教师教-学生学”变成“教师-教学生学”。如果说过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实现这一转变创造了条件的话,那么现在需要把这些外界条件进一步转化到学生的学习上。
一是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虽然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般性规范,但各校生源质量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教师队伍状况和办学条件不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因此,各校要有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使教学不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
二是教学过程更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教学大多是预设导向性的,即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课前的预设,紧扣教学内容的覆盖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安排了一些师生互动的内容,也是浅显的,或把学生的思维往答案上引,学生没有深入的思考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学生从自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的层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的标志;学生从知识运用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辅以实践,这是学生具有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象征。
三是教学效果要体现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发展。一些高校老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表达方式,以及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环境,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有利于学生心智发展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就有一种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