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沦丧、学术风气败坏,中国学术界越来越受到“败学症”的困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把脉”中国学术界,为根治这一恶疾建言献策。
学风败坏 愈演愈烈
“曾几何时,学术界可谓净土一块。如今学风败坏的现象却正呈蔓延、扩散的趋势。我们通过媒体看到的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全国人大代表、淮南工业学院教授赵师庆说,“甚至一些著名大学也不时爆出学风败坏的‘奇闻’,个别人一抄就是几十万字,让许多为学之人感到十分震惊。”
北大教授王铭铭“抄袭事件”只是“败学症”最近的一次“发作”。在此之前,它的多次“发作”让我们记忆犹新:数十名科学家在核酸风波中阵营分明,陈晓宁自我包装成“基因皇后”,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敬安数篇论文存在严重抄袭……据报道,去年全国各类媒体曝光涉嫌剽窃抄袭的丑闻就达十几起。
“现在学风败坏的形式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公开抄袭别人的论文,剽窃他人的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在学术成绩中大量‘注水’,请‘托儿’吹捧自己,甚至用钱去买学术职称。”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光机所所长王家骐对“败学症”的年轻化趋势十分忧虑:“在少数研究生中间也出现了科学道德的问题。有一位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完成了研究课题,却将发表的论文署上自己和爱人的名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不久前也对科技界当前普遍存在的急于求成、浮夸不实、甚至弄虚作假、包装炒作、抄袭行骗等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他说,我国当前科研工作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提高,但更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
“学术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
不少来自学术界的代表、委员都认为,现行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居功至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与利益、与金钱过分紧密联系的激励制度和评价体系,也容易诱使少数人感染“败学症”。
赵师庆代表感叹:“一些人味口很大,既要搞学术,又想当官,还想拿钱。‘鱼’与‘熊掌’都想得到,学术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
一些人急功进利,在利益驱动下公然进行学术造假活动。他说:“‘成绩’一出来,利益就来了。头一次尝到甜头,下一回他还会这样下去,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在这一点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院士也有相似的看法:“过去我们科技工作者是吃‘大锅饭’,工作业绩与利益联系不很紧密。现在则不同,无论是真成就,还是假成就,只要有‘成就'就有钱,就有锅里的‘饭’。”
王家骐代表则认为,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片面追求数量、档次的现象,科技工作者眼前压力过大,也是引发“败学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科研单位都有很高的成果考核指标,在过去这种压力无法想像。”一些学者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去做抄袭、造假等违背学术道德的事情。
博士生、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某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数篇文章。学术刊物有限,要发表论文的人又多,难度可以想像。“有些规定误导了博士、硕士。在他们还需要学习的时候,就要早早地把文章写出来,送到刊物上去发表,这是一种短期行为,也造成了一些学术上的不严谨,不严肃。”
找回失落的“抗病基因”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代表指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遗传基因”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这个“基因”的重要内涵就是坚持科学的批判精神。但让人痛心的是,少数科技工作者早已丧失了这个“遗传基因”,放纵学风败坏现象的发生,甚至不惜推波助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