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中外大学校长共论“用人之道”
2002-07-26    记者尹路景

字体大小: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尹路景)教师,一个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遴选和激励教师”成为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热点话题。

  对于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校长们的观点异常一致:教师水平的高低对办好一所大学非常重要。

  曾在哈佛大学担任了10年校长的陆登庭认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特别重视选聘高水平的教师,并有好的方法和制度。”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国内大学的校长对这个问题也颇有同感:高质量的教师是校长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一个高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其办学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阿尔特巴赫说:“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一流的教学、研究设施,为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这几点非常重要。”

  对于如何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其它中外大学的校长们各显“神通”,介绍了自己的“用人之道”。

  “我们主要依靠考察申请者的内在动机,从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乐于献身学术研究事业者中挑选教师。遴选教授的权力在系一级,依靠选聘委员会严格挑选高水平教师,校长只有否决权。”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介绍了自己的“用人之道”,“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我们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年度评价,其主要特点是,校长评价以激励系主任,系主任评价以激励教师。”

  东京大学校长佐佐木毅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潜质,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而且需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但现在多数教师的教学是单向的传授而非双向的研讨,我们现在则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设计多种教育活动等方式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师水平。”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认为,要大力增加教师队伍的竞争性、流动性,才能搞活教师队伍。对于不能适应教学、科研工作要求的教师,要采取措施让其流动出去,做到能进能出。

  “要强化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把吸引和培养拔尖人才放在建设师资队伍的首位,不搞大锅饭、平均主义。吸引和培养应该并重,既要到海外去吸引,到外界去吸引,也要认真抓自己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自己的观点。

  国外大学形成的完善的遴选、培养教师的体制,也引起中国大学校长的关注。  

  “尽管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办好一所大学非常重要,但中外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上还是有很大区别。中外大学除了教师待遇方面的差别外,更主要的是在体制上的差异。例如,国外大学解聘一名教师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在我国则很困难,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许多政策限制了学校在这些方面发挥主动性。”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周本宽、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天钧等大学校长都提出要加快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世界一流大学掌门聚首北京切磋办学经验
· 大学质量高低谁说了算
· 陈至立:中国大学必须向世界学习
· 陆登庭: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 科林•卢卡斯: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
· 牛津大学校长:21世纪的大学
· 李岚清会见世界著名大学校长
· 330多所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中被撤销
·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派出国
· 高校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