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中外交流动态
入世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影响
2002-03-04    王辟长

字体大小:



  三、我国入世将影响各类留学人员对待回国工作的心态。入世意味着中国将加快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进程。对正准备受聘回国工作和回国创业的人员来说,他们将感到鼓舞;对因国内体制等原因而对回国工作或创业仍在犹豫的人员(包括在职的学人和即将毕业的在学人员)来说,他们的回国心理承受力将得到增强。中国入世也意味着国际化背景强的学科专业的专门人才将更受青睐。这对尚在学和正准备出国学习的人员来说,选择学习方向将不只像过去那样仅考虑美国就业市场,而且会考虑中国就业市场的需要,比如选择学习那些在两国都有市场潜力的专业(生物信息等),或选择学习那些在中国更有市场潜力的专业(管理、法律、贸易、金融、保险等)。此外,国外跨国公司早已看到我留学人员这一人力资源的特殊优势,它们会更加精明地利用这一人才资源,包括借助他们打入中国市场、派他们赴华扩大其在华业务或市场份额。

  四、在中国入世的形势下,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从近期看,我领区留学人员举家长期回国工作的人数不会有突然增长。但是,可以预见,短期回国了解情况、加强联系、寻找机会、为国服务的人数会有明显增加。在短期回国服务方面,“传统形式”(访问、讲学、交流、项目洽谈、合作办企业等)会继续发展,其中寻找创办高科技企业、开展经济贸易业务机会的人员会增多。同时,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将会出现许多其它形式。仅就教育领域来说,就会有不少新情况,例如留学人员会作为中间人、联系人、代表或通过自办实体,到中国开发教育市场(联系合作办学、推销国外教材和软件、安排国内人员到国外培训,等等)。我们要清醒看到,留学人员更多地短期回国,既有为国服务的一面,也有个人商业利益的一面;既有对国内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个别人员只为个人考虑的一面。此外,就大多数留学人员来说,他们主要是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为国服务”,包括为国献计献策。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入世将对中国向外宣传自己的文化、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国留学人员遍布美国社会,他们将通过各种方式增进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我领区在大学里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工作的几十位学人最近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以努力促进更多的美国人学习中文和到中国留学、访问。


王辉耀(中国项目网总裁,留加工商管理硕士)

  现阶段的中国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如果说留学人员在国内的发展需要一个很好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时势正是一种造就新英雄的时势: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化商务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来临,西部大开发。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机会。据一份中国政府的统计数字表明,1997年以来每年平均有1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回中国。仅1998年学成归国者达7379人,几乎是1990年的5倍。许多留学人员归国后在生物制药、金融保险、文化艺术和最热门的IT领域大显身手,为自己抢占立足之地。

  近几年留学回国人员的增长与中国留学人员基数增加有一定关系。但其最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

  据了解,许多留学人员都有这样的看法:想干一番事业还是回国好。毕竟,留学人员要想在国外获得成功,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仍在海外的学子们应该有比我更深入的思考。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加入WTO,意味着市场化在更大程度上的推进即国际化。外国公司、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开拓中国的市场。外国公司进入中国,需要本土化的人才。而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人才结构性问题相当突出:一方面大量人员下岗、失业,即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急需人才短缺。就以我所熟悉的业务领域而言,职业经理人(管理干部队伍)奇缺。有资料表明,中国现在缺少15万职业经理人。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合格的管理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长期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缺乏了解,其知识结构与中国入世后外国公司需要的本土化管理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还不足1万人。那么,入世后这一人才缺口如何弥补?我想,大量海外留学人员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接受了市场化的教育,熟谙国际经济运作规则与管理规范,又是从中国出去的,如果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将是一个潜在的高级管理人才辈出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入世后留学人员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优惠政策
· 11届中国国际教育展集中发布留学信息
· 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5个项目成功孵化
· 济南市专拨百万元助留学人员创业
· 留学归国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制度
· 海归学历认证越来越热
· 公派出国留学为国家做出七大贡献
· “海归”成为历史潮流
· 中国学生在泰国留学生中居首位
· 为防学生出国被骗教育部公布国外正规大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