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中外交流动态
BBC纪录片引中英教育热议:英国学校也有考试工厂
2015-09-15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一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纪录片引发人们对中英两国教育的热议。片中的科学老师杨军近日向新华社记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纪录片的剪辑方法不够客观,英国媒体的一些批评也有失偏颇。中英教育应该互学互鉴,加强交流。

  被剪辑的镜头

  中国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让学生不停地记笔记,与英国学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英国学生不听课、不守纪律……这部三集纪录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难预料,英国媒体对中国教育的各式评论紧随其后。有人批评中国老师对学生太严格,上课时缺乏灵活性。杨军认为这种看法不太客观。

  在片子的剪辑方面,杨军觉得有不少能说明问题的镜头没有播出来。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杨军的科学课需要在实验室完成。至少在她的课上,在教室布置、学生实验上,她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调整办法,但BBC最终没有播放出来。此外,在4个星期的时间里,学生专心听讲做实验的镜头也没有保留下来。

  杨军负责给50个参加中式学校的学生上生物、物理和化学三门课程,而与她竞争的是三位分别教授生物、物理和化学的老师。在最后的考试中,她的学生的科学成绩领先于英国老师的学生。

  英国学校也是“考试工厂”

  BBC纪录片播放期间,有英国媒体批评中国学校如同“考试工厂”,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值得英国学习。

  杨军在英国中学有十年教学经验,曾在私立、公立以及公立重点中学任职。她说,凭借她的教育经验,她认为英国学校实质就是“考试工厂”。

  “每一个老师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如果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和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考试中成绩不好,老师是不能续聘的。同时,校长每年都会给家长报告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排名。这些数据也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参考标准。考试成绩代表一切,然而学生的道德标准并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中。”杨军说。

  在她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服务,就和福利一样,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水平。而私立学校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很相似。她说:“一些接受英国公立教育的学生难以接受大学教育,甚至在第一年就辍学。英国大学采用大教室授课方式,然而公立教育下的学生不爱记笔记,不会搞科研,适应不了。”

  “很多家庭要把孩子送出国外留学,而且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外的教育更加崇拜。有时候,让他们看一看,不一定每个学校都是好学校,要辩证地看问题。”杨军说。

  互学互鉴加强交流

  BBC这部纪录片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杨军没有想到的。很多褒贬评论让人们开始反思国内教育。“片子震撼是因为中国老师们挑战了英国教育的理念,而英国教育也有挑战国人的地方。”

  而在英国,近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方面的优异成绩,引起英国教育部门的关注。英国教育部最近还邀请了上海数学老师赴英交流,也引发了媒体热议。针对是否要向“中式教育”学习,英国社会也存在支持和抵制两种声音。

  对于中英教育差异巨大的问题,杨军早有体会。她说,英国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按照英国的教学标准,学生需要通过讨论、调查、加入团队的方式参与教学。中国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引导的方面过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发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相对较弱,学生也缺乏挑战心理。

  杨军说:“我认为,这里一定要有一个平衡。”

  在问及哪些中国教育理念值得英国学习时,杨军表示:“我认为是中国全社会对知识、老师、长者的尊重,以及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精神。”

  “中英两国应该开展更多的教育交流,让两国的孩子有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让中英两国教育部门和从事教育方面的人士有更多探讨和合作的机会。”她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英教育差异究竟有多大?
· BBC纪录片当事教师:只用了冲突最深的片段
· 揭中英教育纪录片 500小时剪成3小时强化冲突
· 中英大学生:我们没有很大不同
· BBC中英教育纪录片老师:能说明问题的镜头被剪
· 英国教育大臣:希望扩大和中国教育合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