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北京小学培养合格小公民从小储蓄文明
2002-01-14    本报记者 苏婷

字体大小: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注重的是追求崇高的理想境界,而忽视了把身边点滴小事做好的公民教育。因为过高过远,脱离了孩子们所能接触和理解的实际,使得这些年的道德教育高耗低效。所以有人说我们的德育本来是想捡一只大西瓜,结果西瓜没捡着,而那些可以教给学生做人根本的小事,也被我们当作芝麻给丢了。一位校长讲过这样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情景:刚刚给学生做过一次关于教育的闭路电视讲话,就碰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主动跟他打招呼,“校长!我在电视里看到您讲话,一句都没听懂!”这位校长仔细想想孩子的这句话,真心地说“那是真言,”反映了我们教育中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先培养公德,再培养美德。

  如今,一个“实”字,成了已取得共识的德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和焦点。在学校生活中,过去一概被视而不见的小事常常成为教育的入手点。

  值周:校门口的一道风景

  每天上学的时间,在学校大门口,几乎无一例外地站着几位戴袖章挂胸牌的值周生,不少学校还有老师一起值周。他们要检查记录进校的同学系领巾、向国旗敬礼、向老师问好、遵守校规校纪的情况。没做到的同学要被在值勤日志上记下姓名,以示警告。这道风景在全国的城镇中小学大概都能看到。从表面看,因为有值周同学和老师在“看”着,大多数学生在经过这个位置时,都能彬彬有礼,按规定要求做规定举动。但是,假若在没有人管理监督的时候,他们还会自觉地这样做吗?

  很多现象,我们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一些多年沿袭下来的教育方式,就继续延续下去。往往,就因为天天重复,日日都做,我们倒对所做的事想得少了,认为只要做就是了。

  进校礼仪不再“人管人”

  记者日前在北京市北京小学采访时,看到一些从细节入手、贴近学生实际的“公民化教育”颇有新意。学校说他们是换了一种思维,一种方式。

  从上学期开始,北京小学在跟学生讲明了意义和要求后,就取消了学校门口的执勤。上学时间,学生的进校礼仪不再是“人管人”,靠行政手段来约束,而全凭自己自觉遵守。学校认为,这些礼仪是社会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今后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对国旗的热爱、人与人见面互相打招呼等是不会有人“看”着的,所以使这些礼仪变为学生真正自觉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学校改变过去德育讲得过满、做得太少;强制过多、自主太少的通病,注重让学生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活动实践。

  也曾有人担心,撤掉了值周生执勤岗后,学生们的入校会不会变得自由散乱无序?学校为此专门做了一次“暗查”:一个早晨,将一台摄像机定位,全程记录下学生进校的情景。拿回来一放,结果令人欣慰,只有4名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要求去做。学校当天就把录像播放给全校同学看,鼓励、肯定了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表现。当然,更重要的,是告诉了学生一个道理:文明礼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同时,北京小学还取消了“一日生活评比”制度。以前的这种班级评比,采取每项扣分的形式。对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班级来说,扣多少分无所谓;而对重视集体荣誉的班级,又可能出现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某某给咱们班抹黑了,全班就有可能用舆论的压力来惩治那个同学的过失。取消是考虑到这种量化评比很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只为分数而遵守校规校纪,或为了集体不扣分而带齐学习用具,让班级学会“重视”和“应付”学校的检查评比。这样的养成教育又成了表面文章。

  “红领巾值周岗”和“小学生一日生活评比”没有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比以前更有序稳定了。学生们在学校的生活回到了自然状态,“这时候他们的行为才最真实也最稳定。”他们不用担心扣分挨罚,而更多考虑自己该怎样去做。

  敦促主体自我完善

  北京小学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实施主体教育。相应地,学校的“主体性德育”强调引导学生个体精神的升华,敦促主体的自我完善。这依赖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而不是靠外力来限制、防范学生的意志与行为,不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学校着意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予以体认,自我内化。最终,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因而,这所学校转变了以往“游击战式的临时教育”,“运动战式的应急教育”,而代之以扎扎实实、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常化、生活化的公民教育。

  用这种主体教育观回望过去的做法,北京小学觉得校门口所设的执勤岗,无形中是给学生创造了一种不真实的道德生活情境:问好是给执勤生听的,向国旗敬礼是给执勤生看的,为的是不被记下姓名。这种形式性的为别人而礼貌的礼貌教育,很难说能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时间长了,在被动中遵守的学生极易形成两面人格,当人一套,背着人又是另一样。同时产生的副作用还有班与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出现矛盾:今天他当值周生记下了我们班,下次轮到我们班时也要“报复”他们班一下;在班里,因为哪位同学犯规而扣了集体的分,这位同学又会成为班里的众矢之的,影响到学生间的团结。

  过去的评比、检查多,学校也管得很累。如今,学校不是不管,而是引导,让学生自觉、自主、自动,从提高自我素质的角度去规范自己。这就是主体性德育要追求的实效,也为一个合格公民奠定了道德基础。

  乱丢物品和乱认东西

  在大中城市的小学校,常常可以听到老师们的感叹: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太好了,想要什么有什么,丢了什么也根本不在乎。平时因为家长管得太多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们,几乎都存在着丢三落四的毛病:衣服到处扔,学习用品随处乱放,到用时就抓瞎。丢了东西他们往往既不着急,也不主动去找。曾有一位校长说,“今天的学校里,别说铅笔、橡皮没人认领,就是丢了衣服、手表也没人找。有的孩子一个冬天能丢两件羽绒服!”不信你问问城市里的小学班主任,差不多谁手里都有一盒子被捡拾交来的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老师们很无奈: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知道爱惜东西!而同时,又有个别学生乱认,不是自己的东西就轻而易举地据为己有,助长了不诚实品质的形成。

  红领巾失物招领处诞生

  本学期开学,在北京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旁的楼道里,多了一个大柜子——红领巾失物招领处。同学们捡拾到他人的遗失物品,要主动放到这个柜子的大小格子里,并在一张独特的“文明储蓄单”上写下自己的班级姓名、捡拾地点;丢失了东西的同学可以随时到这个失物招领处认领自己的失物,拿回东西的同时也要找到登记捡拾这件物品的那张文明储蓄单,在下面也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及留言。“红领巾失物招领处”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就是为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没有专人监督检查,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文明中储蓄文明。

  北京小学有一半学生在校住宿。过去学生遗忘丢失衣物的情况经常发生。老师着急,家长有意见,教导处快成了失物招领处。捡到的衣物堆成了堆,最后只得捐给灾区。可有的学生领走的,并不一定是他丢的东西。

  不珍惜物品和不诚实同样是与公民道德相悖的行为。“红领巾失物招领处”就是为这而诞生的。在那个大柜子里,记者看到厚厚薄薄的衣服、大大小小的学习用具,还有鞋子、游泳衣等等(捡到手表、钱还是要交到大队部),都由红领巾志愿者叠放得整整齐齐。翻翻文明储蓄单,认领到东西的同学都留下了感谢的话语。柜子的两旁,各有一句醒目的文字:“我送来的是他人的东西,同时为自己储蓄了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文明”;“我领走的是自己的东西,同时为自己储蓄了爱惜物品、诚实守信的文明”。

  诚信是最基本的操守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认为,当今中国对每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就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核心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核心的道德要求,越是要从小就开始养成。而这些基本道德要求的最基本层面,叶澜教授认为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这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自古以来,“诚”与“信”一直是中国公认的道德信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否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从个人角度看,诚实守信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诚信看起来比“仁爱”、“忠恕”、“和合”似乎更低一些,但要做到并一辈子坚持实属不易。它几乎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小到不说谎、守时等,大到对祖国、事业的忠诚与坚守。这就是诚信作为基本操守的实践性表现。

  心存大志 先做小事

  现象有很多,教育的内容也就有很多。

  撤掉值周岗、开设“红领巾失物招领处”等措施,只是北京小学引导学生储蓄文明的内容之一二。

  今年,该校的新教学大楼启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设施和生活服务,一下子呈现在这些小学生面前。面对物质文明的提前到位,老师们不免担心:学生的精神文明能达标吗?他们会如何对待雪白的墙壁、光洁的地面、恒温饮水机、厕所里免费提供的卫生纸……?

  搬进新楼成为契机,可以储蓄的文明有了更多的说道。

  “把钱节省下来存进银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日后就会成为一笔有形的财富;而储蓄文明的意义跟储蓄金钱大大不同。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为自己储蓄德行,像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诚实善良等优秀品质的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将会成为自己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储蓄文明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用不到刻意寻找什么机会。只要你心目中有追求做个文明人的愿望,并肯于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光给学生定些条条框框,用说教的办法去管理、限制学生的行为,肯定是被动的。“我们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文明的现象?”“哪些问题需要给大家提个醒?”“用什么样的语言提醒别人才更有说服力?”学校采取向学生征集文明提示语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创编出提示语来教育自己——能提醒别人,就应该能约束自己。不难想见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几个月来,全校共征集到1000多条文明提示语,前不久从中评选出了100多条进行展示。有些性急的孩子,自己就把写出的提示语贴到了电灯和水池旁,还有的做出了标牌。

  为改变当今孩子心存大志却不屑做小事的浮华倾向,学校先将以前概念化的校训改为“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再由各班同学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特点、具有班级个性的班规班训。这样,学生们在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下,非常自然地从改正自身的一个小毛病、做一件不用费什么力气的好事开始:拣起地上的一张纸屑,轻轻摆放餐具,双手接过饭菜并说声“谢谢”,工作负责不马大哈,作业认真不拖拉等等。学校还建立了“校园公益实践日”,由4—6年级各班轮流承担校园各区域的卫生清扫和保洁。这种让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引导,使“小事不做,大事难成”的意识渐渐深入小学生的人心。那天,一位老师在楼道里看到一个情景,颇受感动:天气很冷,搞卫生的女工正蹲着擦地,手被冻得通红。下课的铃声响了,很多学生簇拥着从外面进来。走到刚刚擦过的地面,并排走在前面的几个同学突然放慢了脚步,自觉排成一队,踮着脚尖挨着墙边从阿姨的身边走过。这件事情很小,但孩子们这种体谅别人、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立刻被通过广播,告诉了全校同学:文明就是这样一点点储蓄起来的!

  一间新辟的30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也是学生学做文明人的场所。开架阅览,全校学生不用老师组织,没有人监督看管,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来看书、买书。爱不爱读书,能不能自觉遵守书屋的秩序,是否爱护图书,主动交纳购书款等,全凭每个学生的觉悟,都是检验文明与否的小标尺。

  校园里常有学生有了心事、受了委屈独自难过的。记者前去北京小学采访时,学校大队部正在公开招聘热心为同学服务、乐于助人的“知心姐姐”、“公平大哥”,让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同学排忧解难。不少学生前来报名,还都说出了自己所以想做这个姐姐、大哥的理由:“我以前就曾经有过苦恼无处诉说的经历,那时我很内向。我不希望小同学再像我过去那样,我愿意去帮助他们。”……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提出,对小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必须要做到有形化、具体化。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在谈到他们这些具体做法时说,过去学校教育的议题往往过大,过于成人化,脱离孩子的成长实际,所以大倒学生的胃口。而实实在在、经常化的公民教育,学生乐于接受,也就有了实效。

  对小学生来说,从小储蓄文明,将来收获的是终身受益的人生财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48中主题班会 从爱妈妈开始
· 北京涌现500多环境示范校
· 北京一名初二女生告赢班主任引起强烈反响
· 成都:42条礼规打磨新好学生
· 寒假沈阳中小学生实践公民道德
· 北京200所中小学开通校园网
· 北京密云县农村学校自制体育器材建立体育乐园
· 北京景山学校注重特长生培养
· 北京部分中小学违规收取赞助费超过七千万
· “三观”教育研讨会在沪举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