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广州将出台中小学招生新方案
2002-01-30    

字体大小:

    “3+综合”取代“4+X”

  “3+X”改革在广东实行3年来,已经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导向作用,整个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对今年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招生方案实行了重大改革,即小学升初中保留特长生制度,高中阶段升学考试采用“4+X”形式,以及部分职业类学校或专业可提前录取等。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升中学考试采用“4+X”导致了高中实际教学中的困难。一些媒体也曾刊发对此现象提出质疑的报道,引起了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为此,广州市教育部门决定对明年的招生方案进行改革。

  据了解,新方案初步计划修正今年方案中的弊端:职业学校取消提前录取,和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原拟中考采用的“4+X”(即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必考,物理、化学选考)改为“3+综合”,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单独计成绩,物理、化学、政治三科分别考试后,成绩合为一个“综合”成绩,每科在综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其中政治改为开卷考试。小学升初中减少特长生数量,只招收少部分的艺术类特长生和体育类特长生,取消学科类特长生。

  有关教育部门负责人强调,目前新方案仍在内部讨论中,并非是最终版本。内部讨论结束后,有关部门还将把方案报上级部门批准,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经多方论证后才正式出台。以下是广州市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招生方案进行改革的建议和看法。

  职校招生与普高同步进行

  去年,广州市的中考政策规定:部分职业类学校或专业可提前录取,让愿意提前分流的学生凭毕业考试成绩到有关学校报名,提前录取,即不用再参加升学考试。实行职业类学校提前录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有适合生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提前被录取的学生因为没正式毕业,所以必须留在学校,但由于他们没有考试的负担,于是成天在学校里游荡,影响了其他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此外,有的职业类学校或专业在实行该政策时并未按有关规定,而是盲目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大超负荷。

  教育部门考虑到实行职业类学校提前录取弊大于利,于是决定取消职业类学校的提前录取,职业类学校招生与普通高中招生同步进行。

  取消推荐生 有利多数人

  实行推荐生政策已有10多年了,从现在来看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学生为了争当推荐生,必然“分分”必争,老师和学生为了争取本班或本校多一些推荐生的指标,往往给学生增加课时和课外练习,不少家长也给孩子加压。

  在种种压力下,一些原本学习基础较好、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而没有被评上推荐生的学生又容易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中学,而更大一部分无望推荐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会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素质教育。为了争取多些推荐生的指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15%左右的优秀生上,因而忽视了85%的学生,影响了全方位的教育和教学,不利于对成绩中下的学生的培养和疏导。

  取消择校生 杜绝拉关系

  多年来,初中招生允许学校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外,招收不超过6%的择校生,这种安排总的来看是弊多利少的。

  由于择校办学条件较好的初中学位无法全部满足需求,而家长大都望子成龙,于是择校就成了取得较好的学位的主要途径,也成了相当一部分家长捐资助学的直接原因。而且一些家长为了达到目的,竟出高价,使赞助款项不断攀升,这明显地违背了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取一席学位,有择校要求的家长四出活动,拉关系,找批条;也有的家长利用工作单位在权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施加影响或换取特殊照顾,客观上滋长了不正之风,群众意见很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代表:广州招生新方案问过市民吗?
· 上海高校招生报名将启动
· 广州市中小学招生大改革引出三大争议
· 广州:10万学生同饮“学生奶”
· 满载小学生的大客车一头撞在柱子上
· 广州将投20多亿建24所示范高中
· 广州市某学校一年竟要学生买10套校服
· “角色病毒”侵袭广州儿童
· 15岁花季少女为何成凶手?
· 最普遍的职业理想:高尚 体面 有钱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