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3月27日专电(唐卫彬 薛莹)眼下,“考证”普遍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大学生为求职时增添“法码”,在职人员也往往出于换岗、深造等考虑。可是,这些等级证书对中学生而言,似乎并不那么急需和实用。他们提前挤入“考证”大军,动因何在?
记者最近走访了许多老师、家长和学生,个中缘由可谓纷繁复杂:
——检验学习水平,增强自信心。一些重点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成果尤为突出。华师一附中英语教研室主任吴云说:“我们生源好,学生自学能力强,对单一的教材应付起来绰绰有余,完全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课外学习。”武汉实验寄宿中学开展“愉快教学法”,课外活动也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并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向英语报刊投稿、加大阅读和自学等,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好。在英语六级考试中得了92分的初三学生周卉姊说:“考证就像一次检阅,成功了,不仅有荣誉感和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信心。”现在,对参加更高级的托福和GRE考试,她也显得踌躇满志。
——出于好奇,体验社会。实验寄宿中学的一个男生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了,人们都要重新学会说话(英语)、写字(计算机)和走路(驾车),这三项可以说是新世纪必备的通行证。”他表示,除了驾照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去考,其他的自己都准备去尝试。
——积累应考经验,锻炼心理素质。有的家长给自己孩子报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武汉市六中几位同学认为,参加这种考试本来就不一定非要通过,只为了增加应考经验,作为一种敢于正视实力、挑战自我的尝试。
——培养创新能力,青睐实用性考证。部分家长认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很重要,买了电脑又担心孩子沉溺于上网聊天,通过“考证”,可以引导孩子将兴趣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广阔的世界中去,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欲,培养中国的比尔·盖茨。而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因为注重口语、听力等实用能力,正日益得到社会认同,也令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
当然,中学生“考证”也不乏功利性因素。如,有的外语、计算机类的大学或专业,在高考招生中,对有特殊专长者进行特招;全国考办及湖北省考试院有关文件也规定,凡获CRE证书者,可在自学考试中免考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相关课程;等等。这些规定,对中学生和家长而言,无疑也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部分省份的英语高考已增加了听力测试,这代表了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许多嗅觉灵敏的家长让孩子参加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提前感受一下,以便适应将来的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