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我国青少年学习能力失衡严重
2003-04-21    翟伟 胡涛涛

字体大小:

    中科院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组张雨青博士对北京、石家庄、广州1806名小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5.6%的小学生存在学习能力发展失衡问题。其中,8.75%的学生情况较严重。专家呼吁,我国青少年学习能力失衡现象应引起重视。

  据介绍,具有学习效果差,同时伴随着不成熟、注意力散漫、顽皮多动、情绪问题等特点的一类儿童被称为“学习障碍儿童”。研究表明,近年来,这类儿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外学习能力困难的发生率在中小学中约为20%—30%。 在中国,80%的学习障碍学生出现阅读方面困难。在带孩子进行咨询的家长中有97.5%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

  张雨青认为,调查显示,平均大约一成半的小学生在语言能力、视知觉能力、注意力和行为问题、理解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同龄孩子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专家呼吁,全社会要采取措施,提高学能失衡儿童的各项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完)

  新闻背景:学习能力失衡的日常行为表现

  中国国家自然基金“九五 ”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的专家研究表明,青少年学习能力失衡往往通过以下日常行为表现出来。

  一、感觉——动作感觉——动作(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力不足的特征:1、跑步姿势怪异,动作不协调;2、好动,但是运动技巧却不佳;3、走路姿势难看,常常摔跤;4、容易打翻东西,弄脏或损坏衣物、作业本等;5、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辨别困难;6、握笔姿势怪异或错误;7、精力不足,不爱参加集体任何活动;8、写字太小,不易分辨;9、阅读或写字时常会前后颠倒;10、写字像画画一样。

  二、听觉——语言听觉——语言能力差的特征:

  1、上课听讲质量差;2、对指令或交代的事情听而不闻;3、说话缺乏组织能力,句型简单逻辑性差;4、写作文感到困难,不知如何组织文字表达。

  三、视知觉能力不足的特征:

  1、写作业速度很慢,时间拖得很长;2、写字时,偏旁部首经常张冠李戴、左右颠倒;3、 经常提笔忘字,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差;4、写字时经常笔顺颠倒,笔画不正确;5、写字时,看一眼写一笔;6、朗读时常增字、漏字,或忽略句点、逗点;7、做算术题时,经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进位或错位;8、对某些事情的记忆能力强,对读、写、算的记忆能力弱等。

  四、思维能力不佳的特征:

  1、对文字题理解速度慢;2、生活常识好但是对所学的概念理解困难;3、很会朗读,但是对内容却一知半解;4、很会背诵,但是背后一问三不知,或不甚理解;5、对数学应用题感到很困难,不解题意。

  五、行为能力不足的特征:

  1、容易出现纪律行为方面的问题;2、调皮捣蛋,喜欢作弄别人;3、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4、经常有很多多余动作。

  六、社交能力弱的特征:

  1、不懂得同龄伙伴的游戏规则,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2、畏缩不前、胆小,对新鲜事物不敢尝试;3、害怕参与集体活动;4、缺乏与同伴交流沟通的技巧;5、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青少年研究专家支持系统成立
· 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热线"12355"开通1年
· 研究指出青少年早恋易患精神疾患
· 亟需补“钙” 青少年精神偶像太“滥”
· 普京下令立即解决大量儿童无家可归问题
· 湖南成立青少年研究会
· 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 西安一学生挥拳打老师 全班同学冷眼旁观
· 放假了,孩子们去哪儿
· “暑假经济”应试色彩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