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49分报道,随着自主招生的深入,很多高校纷纷抛出更吸引眼球的自主招生政策——高一高二可以直升大学,高考分数不过重点线也可能被大学录取。越来越激烈的自主招生大战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有些变味,甚至有专家指出,这种盲目跟风甚至近乎比拼的形式花哨的“掐尖”生源战,违背教育规律。
相关链接:高校自主招生“扎堆”举行 教育部紧急叫停 相关链接:川大自主招生挑怪才 感性标准“让专家兴奋” 相关链接:复旦大学招办主任认为自主选拔学生应免高考 相关链接:清华自主招生惹非议 学生家长指其重“门第” 相关链接:北大公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名单 共90人
表面上看,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初衷是“自主命题,招揽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但在具体操作中出现攀比竞争,甚至后来又出现跟风倾向。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名校公布的自主招生政策绝大多数“换汤不换药”,甚至“只是为了争夺生源或者盲目跟风攀比而进行尴尬的创新”。个别非顶尖院校虽有突破,但涉及的考生数量少之又少。
这种“低龄化”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利,山师大一位教授说,高一学生参加高考相关选拔不应提倡,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以后大学要去抢初中生了,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高中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应该为了考学而学习,否则又变成被人们所诟病的应试教育了。高中学习不单为了考大学,如果高一就获得大学的招生资格,他今后学习的全部就成了应付两年后的高考,这对孩子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构建及德智体等诸方面培养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不改变现有的高考招生模式,不改变各个高校甚至是高中学校“录取唯分数论”的这种思维定式,自主招生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越来越变味,最后的结果是,高校每年都变着法地搞招生形式的创新,但每年都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的内容,各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高分学生的恶性竞争上,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特长个性的发展。
而对于高中生而言,自主招生并非通往名校的捷径,相反,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这种方式,而忽略了普通高考,则会因小失大。目前,几乎90%以上的考生还要通过高考进入理想高校。而具备一定特长,且冲击相应高校存在风险的考生,可以通过这种“自主招生”方式实现理想的大学梦。(记者单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