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留守儿童有了温馨的“家”]
初中进了县城,小学入了乡镇,原来村小是不是就完全空置荒废了呢?在鹿寨县寨沙镇大伦村,撤并后的小学现已变身为幼儿园,45名小班至大班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校园里的草地上做游戏。寨沙中心小学负责人说:“利用空置小学校舍,以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已先后办起龙江、拉章和大伦等数家幼儿园。”目前,全县乡村幼儿园已有22所。
据统计,鹿寨县3.6万名义教阶段学生中,“留守学生”有近1万人,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后,无数年幼的农村孩子从此过上了寄宿制生活。为使家长放心,鹿寨教育部门要求各中小学抓好精细管理,把寄宿制学校办成学生的温馨家园。
拉沟小学现有在校生487人,其中寄宿孩子达400名。超过半数以上属“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校从撤并过来的村小老师中,通过竞聘上岗,挑选出8位阅历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寄宿孩子们的生活老师。从日常点滴细节,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集中办学后,学校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寄宿学生过上了其乐融融的集体生活,感到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温馨。拉沟乡并校之后,中心小学不但没有一名孩子流失,相反还回流学生20多人。
到2012年,教育集中区建成后,鹿寨县各乡镇初中全部集中县城,寄宿制的中心小学迁入设施完善的初中旧址,空出的乡村两级小学校舍,将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全县教育一盘棋将得到全面激活。
为使各校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年达标学校”标准,鹿寨县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集中办学后,实施精细化管理以追求学校工作管理的精致、精细、精品为目标,着力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治校能力,改进教职员工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
截至2010年,广西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已分别达到99.32%、106.67%,广西在总体上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但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从推动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入手,促进师资流动,细化相关制度,提高各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