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如学校和专业何者优先、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如何取舍、冷门与热门专业怎样选择等等。昨日,记者采访了吉林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陈德民,点拨高考填报志愿如何取舍。
误区一:只看学校或只看专业
有些考生填报志愿时的想法是“先进大门再说”,只要能考上大学,学任何专业都能接受。而记者从我省高校了解到,每年都有个别学生被录取后,感觉所学专业乏味,还有因不适应大学环境而自动退学的学生。这些都是在选报志愿时没有权衡好学校和专业的关系而造成的。
在优先选学校或优先选专业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吉林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陈德民认为,高考分数位次居于全省中上游的考生,如果能够确定今后职业发展方向,就应该优先选择专业。但这样做也会存在问题,就是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经常打出“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免入”的字样,令空有好专业但没有名校毕业证的学生苦不堪言。另外,如果大学优先,那么考生还可以考虑在入学后通过转专业、辅修二学位等途径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专业选择可以不用一步到位,但是学校是没有办法调整的。
但也有一些大学教师表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转专业仍然有条件限制。考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搞清楚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学校专业设置。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这样的专业,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误区二:不愿报考非省城高校
目前,考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宁愿选择一般的或低一个层次的省城高校,也不愿报考省城外更好的院校,其实这是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个误区。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考生的选择范围,使他们在选报高校时错过了许多不错但被认为所处地域不够理想的学校。
近年来,一些非省城高校由于国家投资力度加大,各校环境优美,学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实力也比较强,但家长和考生对这些学校不了解。陈德民说,由于工作与户口之间的联系已被打破,在一个地方上大学并不决定其工作生活也要在这里,因此,考生要根据个人的成绩、兴趣、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选报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
误区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近年来,一些考生填报志愿时不约而同地选择“热门”专业,不考虑自身分数和兴趣等因素,这种盲目追热门的心态也是个误区。
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自然形成的。如国际贸易、外语、新闻、法律、工商、税务、财经、建筑、计算机等专业报考的考生人数较多,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就形成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如农学、林学、地质、机械、历史、哲学等专业报考的考生较少,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形成了所谓的“冷门”。
陈德民认为,专业的“冷热”不是绝对的,而兴趣是选择专业最重要的因素。当一个人对他所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