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公平问题
2011-06-21    解放牛网

字体大小:

  继近日爆出北大今年给出60分的自主招生优惠,追平清华最高优惠后,6月19日,北大招办再扔“重磅炸弹”,根据刚刚发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被校长推荐的学生只要通过北大面试,高考时只需通过一本线就能被录取。

  北大自主招生的优惠幅度大增,不少舆论担忧,这会加剧招生不公平。如果有人进行权势交易,获得校长推荐,以一本的分数就进北大,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操纵而其他人无可奈何吗?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从过去两年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的实践情况看,由于社会关注度高,很多中学校长担心遭遇质疑,已主动放弃推荐权,使得这一制度“名存实亡”,演变为“学校综合推荐”。而且推荐的学生都是学校综合排名最靠前的学生(很多是本就可以考上北大的学生),失去了依靠校长的学术声望和教育声望推荐有个性的学生的意义。总体看来,这一制度更是北大抢生源的一种手段,把优质生源事先“圈定”,让其承诺报考本校。因此,所谓公平的担忧,在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中不是主要问题,能否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则是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的大问题。

  当然,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由于处在聚光灯下,很难被操作,不意味着其他大学如果推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就不会有公平的问题。事实上,根据目前的中学管理和大学招生现状,如果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其他学校推广,且将对考生的优惠录取条件降低为一本线之上,极有可能出现公众担忧的不公平问题。

  其实,校长实名推荐,并不是自主招生的好方式。校长(或其他人士)的推荐,只是多元评价因素之一,大学结合考生的统一测试成绩(比如美国的SAT)、中学平时成绩、中学综合表现、校长或教师的推荐、体育教练点名、大学面试考察等因素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进行录取。这样的评价体系,就从多个角度评价考生,体现了公平性和学校自主性的结合。

  依照这样的评价方式,在现阶段,我国大学自主招生的最佳模式应是“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即把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提出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多所学校,学校结合高考成绩、申请者的中学平时成绩、中学校长和教师的推荐、大学面试考察独立录取,在这一录取过程中,一名学生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自主选择。这样的自主招生,就打破了原有的分数单一评价体系,既保障基本的公平,又真正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校长实名推荐制,于北大只是抢生源的噱头,于其他高校来说,没有发展的土壤。事实上,去年北大11名教授就曾提出,应该推行“高考+学校专家面试”的录取改革,并得到北大校长的支持,但后来的走向却显示这一模式遇到阻力。北大招办负责人前不久曾回应,目前仍以高考为主,并没有采取“高考+面试”的录取方式。相较校长实名推荐的录取分数优惠,“统一高考+自主招生”方式更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的,《纲要》明确制度,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因此,对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而言,当坚持推行这一改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浙江江山80位机关一把手当“校长”
· 中外大学校长研讨交流“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
· 三位大学校长“论剑”双一流
· 校长有话说:大学创业教育需更接地气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迎来第九任校长
· 对话:北大浙大校长“问诊”新时期大学生创业
· 海南一校长带女下属开房5小时 被女方丈夫举报
· 校长谈教改:教育目的就两件事 让人聪慧使人高尚
· 新学期,校长应备好三门课
· 遵义校长回应老师下跪抗议搬迁:教学仍正常进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