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名校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他们在“名校崇拜”中默默舔伤,耕耘收获
非名校被冷落
这些天,当全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创造“状元”奇迹的名校时,有一个庞大的学校群体被冷落了———他们没有出类拔萃的高分生,也没有傲人的总体成绩。此时此刻,他们失落吗?他们自卑吗?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这个被冷落的群体,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脆弱,在功利的社会背景下,他们一样“活得很有尊严”。
名校“状元”多,普高秀“独苗”
位于广州市水荫路旁的恒福中学,是一所区属省一级中学。昨日,记者走进这个安静的校园时,电子显示屏上正反复滚动着今年高考的“捷报”———4名学生上了第一批本科重点线。
这样的成绩,对于名校来说,简直不在话下。但对恒福中学而言,却是“超368%”地完成指标:考前他们只是预测全校1人能上一本线。今年全校第一名是文科589分,得主陈雯被老师和同学誉为“黑马”,但这个分数在名校却比比皆是。
原以为面对差距这么大的成绩,恒福中学校长戴东祥心情会比较消沉,然而,当记者见到他时,才发现他是如此的淡定与自豪。今年恒福中学有249名学生参加高考,有4名学生过重本线,105人上本科B线,完成率达153%。“与华附、省实这些示范性高中相比,我们并不自卑,因为学生的起点不同,要求的标准不同,他们是精英教育,而我们是大众教育。”戴东祥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普通中学老师的心态都像戴东祥这么好。在白云区某普通中学任教的丁老师坦言,每年放榜的时候,都会比较失落,“教得那么辛苦,却总不出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