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新学期武汉教师开展家访时“法宝”遭遇尴尬
2011-08-26    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

  新学期将至,武汉不少学校发动教师开展家访,引发社会对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关注。信息时代,上门家访过时了吗?QQ、电话能取代家访吗?

  上门家访说易行难

  暑假伊始,汉口一所高中班主任刘老师计划上门家访,她拟定了学生名单,准备花半个月时间到每个学生家去一次。

  尽管刘老师自己驾驶私家车,但是奔波十余天还只走完一半家庭。“这要放在平时,根本不可能。”刘老师说,平时要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早晚自习加上周末补课,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

  除了忙,武昌中南路一所热门小学老师则抱怨,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是择校生,最远的住青山,往返一趟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家访起来十分辛苦。

  家长、学生也不好约。许多学生课后“奔赴”在各种校外培优班、兴趣班,约定时间难以合拍。

  一项面向武汉教师的调查显示,九成老师认为登门家访很有必要,其中六成坦言“做好登门家访,老师在心力上都有困难”。

  近日,记者采访武汉十余所学校30余名教师,半数受访老师表示从未上门家访过。

  在传统家访渐行渐远之时,电话、家校通、QQ群、教育博客等方式正在取代上门家访,成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主渠道。

  十个电话难抵一次上门

  “电话交流哪有面对面沟通来得直接和温馨呢?”近日,钢城四中校长梅国平介绍,去年,学校推行导师制改革,由任课老师担任导师,一名导师带8名学生,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师”每半年须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汉阳建港小学班主任熊紫英在家访手记中写道:“通过家访,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平时了解孩子太少,多数时间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品行、情商的教育。”她发现,进入学生家中,才了解到学生不愿启齿的情况,班主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有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家长欢迎老师上门家访。对此,初中家长许国英表示,十个电话难抵一次上门,老师上门表示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全家都很珍惜家访的机会。

  个性化教育呼唤家访回归

  据了解,随着武汉中小学校面向流动人口子女开放,不同背景、不同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相聚到一起,要重点关爱贫困生、单亲生、流动花朵等特殊学生,就必须从了解他们的家庭开始。

  近日,武汉市教育局下发通知,新学期里,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外家访活动,“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名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可采取“学生没进校门,教师先进家门”的新生家访、“接新班即上门”的接班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对特殊学生要重点关爱。”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对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行为偏常生、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学生、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学生等八类特殊学生家庭,教师更要跟踪走访,特别关注。

  记者 江卉 实习生 胡心甜 张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湖北中小学教师课外家访覆盖800万学生家庭
· 热点透视:家访是最具“质感”的家校联系方式
· 教育巡视:厦门万名校长教师5年家访50万人次
·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须全员家访
· 哈市教育部门对教师登门家访做硬性规定
· 教师家访-架起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桥梁
· 个性化教育呼唤老师家访回归
· 襄阳市中小学教师集体补“德课”
· 合肥市肥西县教师暑假“大家访”活动拉开帷幕
· 湖北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纪实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