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寒假到了,你是让孩子学做一道菜,调查家里水电气的使用情况?还是把孩子赶去补课,继续学习ABC? 
  这两天,重庆晚报记者采访到的两个互相矛盾现象,引起部分市人大代表的注意。代表们说,素质教育不光是学校的责任,还应对家长的陈旧观念加以正确引导。 
  学校这样做 
  “让孩子们通过调查,看家庭生活是否低碳” 
  最近,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的学生和家长都得到一张彩色报纸,上面不仅印有放假时间,还有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让孩子学习待客串门礼节。 
  校长江艳说,每个假期学校都会针对节假日的特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社会实践作业。“春节期间免不了走亲访友,让学生学会待客串门的礼仪,一方面是弘扬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能力。” 
  “每个年级会根据情况布置听说读写方面的作业,但量都不大,比如一二年级就没布置书面作业。”江校长说,学校的寒假作业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老师们还给家长写了建议,指导家长如何在假期帮助孩子完成实践。 
  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布置的寒假作业是“六个一活动”,涉及亲近社区、亲近传统文化、亲近环保等六个主题。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完成。 
  “要求低年级的孩子与父母一起绘制一幅‘美丽中国’、‘美丽重庆’的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个叫‘低碳小管家’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调查自家用电、用气以及出行方式,用文字表达或制作图表,看看自己家庭的生活是否低碳。”珊瑚实验小学副校长钟敏告诉记者,多元化、创新化、注重社会实践的假期作业,虽然让学校颇费心思,但能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关注生活细节。“这样的作业能让孩子扩大知识面,培养生活责任感。” 
  为掌握学生完成寒假作业的情况,学校还有一张反馈表,在社区实践的需要社区填写表现意见,家长也要填写孩子的实践表现。另外还要尽可能留下照片、视频,开学后可以相互浏览学习。 
  不光是小学,不少中学也给学生布置了社会实践作业。巴蜀中学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就要求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健康状况,结合家庭所在区域的自然(如高山、河流)、社会(如健身场馆、器械)条件,制订一个《家庭健身计划》并组织实施。 
  该校还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助残帮困、照顾孤寡老人,辅导低年级进城务工子弟,为市民写书信写春联,到公益场馆服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