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四川教育厅公告:禁设重点班、划学区或征意见
2013-07-02    中新网-华西都市报

字体大小:

  四川省法制办、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公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草案)》已起草完毕,草案将于7月上旬向社会公开进行立法听证会。草案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确定和调整学区范围时广泛听取意见。

  严禁设立重点校、重点班

  依据草案规定,适龄学生就近入学,仍是义务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公办学校被禁止跨学区组织招生,应接受学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

  《草案》同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辖区内的教育资源,不得将学校分办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应当均衡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四川省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说,小学、初中不设重点班的具体实施标准还有可能在《草案》进一步调整时进行细化规定。

  在教师资源的分配上,立法或将考虑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中进行流转,并将在听证会召开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划定学区需征求社会意见

  何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她最关心的还是女儿在“小升初”时能否就近上到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她认为,虽然立法限制了“重点校”分走大量教学资源的现象,但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尚需时间。目前,一些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可容纳的生源有限,为了将就就近入学的原则,教学区域划分得比较狭窄,“有些好学校,只有一条街的孩子可以上,我们感觉很不公平,划分教学区域的时候,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听取家长的意见。”何女士说。

  针对市民的担心,《草案》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和调整学校就近招生的施教区范围和规模时,需向社会公布,在确定和调整的过程中,需广泛听取意见。依据该法条规定,学生家长的意见或将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学区的依据之一。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法条的具体实施规则,还将在听证会上具体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不能仅以教学成绩决定奖惩

  《草案》明确鼓励教师到农村、边远地区任教,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教师绩效考核时,学校应针对职业道德等指标综合进行考核,不能仅以教学成绩决定奖惩。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在规定教师考核标准的同时,《草案》还规定,小学、初中需推进小班教学,逐步实现按照小学三十五人以下,初中四十人以下编班的要求。在保证素质教育的同时,村(居)民委员会在发现适龄儿童、少年辍学时必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进行复学工作,以减少辍学的事件发生。

  四川省法制办表示,《草案》的立法听证会,初步定为七月上旬举行,凡四川省年满十八周岁享受政治权利的公民和在我省登记注册的法人及其他组织均可报名参加听证会。参加听证的联系方式为,电子邮箱:71123428@qq.com,联系电话:028-86110612(省教育厅)。 华西都市报记者 崔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四川省教育厅长:突破瓶颈改善学生体育锻炼条件
· 四川省201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召开
· 教育部与四川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等
· 四川将用1.26亿元培训民族地区双语教师
· 四川省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今年起四川中职学校将不得新办校外教学点
· 四川2013年各级财政预算将单列营养餐专项资金
· 四川:绵阳民族中学未得港府同意拆除十分错误
· 历时25年全面实现目标 四川走出特色"两基"路
· 四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袁贵仁等出席大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