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调查
“减负”,不能只有作业上的改变
受访者:李骁(化名、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
实施“减负”政策后,感觉如何?
李骁:减负应该行动一致,不能光在作业形式上改变,教材及考核内容也应体现出减负。减负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可老师也没有办法,特别是到了一年级下学期,任务量很重,教材要求高,内容量大,老师要马不停蹄地讲课,减少单元内容会好些。
就假期而言,“减负”意味着什么?
李骁:不能完全没有事干,查漏补缺,该练字的要练字,该留作业的还要留作业,六年级学生到外面该补课的还会补课。家长不敢放松,因为还是要面临中考、高考。
减少了书面作业,学生自作的时间多了,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吗?
李骁:家长如何安排学生是家长自己的事,老师只是给建议。
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吗?
李骁:保证安全!
学生假期应该怎么过?
李骁:应该对上一年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查漏补缺。拓展知识面,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建议学生多看书,出去旅游,多见世面。
布置的作业都是什么形式?
李骁:读书,参加实践活动等。
大约每天需要多长时间来做作业?
李骁:不好说。
父母会给加点作业
受访者:张胜南(小学四年级)、金金(小学五年级)
“减负”后,你们心情怎样?
张胜南:有点不高兴,成绩下降了,担心对将来升中学有影响。
金金:早睡了!很开心。作业少了,可以玩了。
考试成绩出来后,和之前相比,是怎样情况?
张胜南:成绩没有原来的好。作业少了,父母会给加点作业,因为不是老师留的,专注力不够。
金金:持平,还要加强复习。
这个假期,作业量多吗?
张胜南:原来作业本多,作文多,现在都少了。
金金:作业不多,就三本。假期中我用三天,每天三个小时就把书面作业写完了,现在就做实践性的作业了。可以去旅游,可以预习、复习功课,还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去少年宫跳舞、画画。
书面作业减少了,假期怎么安排?
张胜南:出去玩,看书,上网。和父母商量安排假期,还排了课表,但有时会做不到。
金金:有时间进行环保调查,对写作文会有帮助。上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班,如:语文、数学、英语。有的是自己报的,有的是家长安排的。
希望和小朋友一起学、一起玩
受访者:李女士(孩子即将升入一年级)
假期,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
李女士:听起来还真不少。七月份参加学前写字班(七个半天,有少量练习作业),英语口语班(一周两次),舞蹈班(一周两次),科学班(四个半天),竹笛(三次课)。八月份参加魔方和魔术班(连续十天)。孩子最喜欢的是魔术班,感觉很好玩。
为何给孩子报这么多班?
李女士:其实,她在活动中还是很快乐的。这个假期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班,也不想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瞎玩,希望她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一起玩。
孩子感受如何?
李女士:感觉有点累,没有自己的时间了。(调查整理:霍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