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第一课要依教学计划
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万建中表示,开学第一课给孩子讲什么,不一定要依据社会上近期哪些问题多,就讲什么。社会上有很多问题,都要在第一课给孩子讲吗?“比如法律问题,环境问题,第一课要不要给孩子普及这些知识呢?那样每一学期的第一课都会发生变化,没有一个教学的延续性了。”
万建中认为,第一课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来上课。经过了一个假期,第一课往往是给孩子“收心”的课,这一课应该是整个学期的一部分。如果第一课就给孩子讲预防性侵犯,其实未必会收到预想的效果。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恐怖感,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性侵犯已经这么严重了吗?孩子们会产生心理负担。
万建中表示,其实新闻中所报道的孩子遭到性侵犯的事件还是极少数的,并不具有普遍性。当然,这方面教育还是很重要,只是不一定非要放在开学第一课,可以在平时的社会道德教育课上安排相关内容。
■他山之石
美国防性侵教育延续到18岁
在美国,为了避免孩子遭遇强暴和性骚扰,从孩子幼年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幼年教育有两个阶段,学校教育有四个阶段。也就是说,从出生到18岁,孩子在六个阶段要接受防止强暴和性骚扰的教育。
在英国,有一个“儿童十大宣言”非常流行。一、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二、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三、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四、小秘密要告诉妈妈。五、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六、不与陌生人说话。七、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八、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九、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十、坏人可以骗。(记者 王歧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