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乡村学校布局进入“微调时代”
2015-10-14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9月16日,新学期开学已过半月,有着87年历史的重庆云阳县全心小学,没能等来一名学生。

  这里曾经有12位教师和500多名学生,还被当地政府评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标杆,而近年来随着生源逐年减少,教师或分流或退休。与地处乡村的全心小学面临同样窘境的学校不在少数,即便是条件稍好的院庄中心校,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生源减少的乡村学校究竟该何去何从,仍然值得认真探讨。

  生源减少的乡村学校,不外乎面临“撤并”与“坚守”两种选择。在经历十多年大规模撤点并校之后,人们对乡村学校的“撤并”依然心有余悸,继续“撤并”难免让人心生困惑。然而,在笔者看来,虽然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基本结束,但区域性、局部性的布局调整并不会就此停止。

  基于学龄人口变化、城镇化推进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布局调整将始终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伴相随,“撤并”部分生源减少的学校依然在所难免。但需要注意的是,“撤并”应当非常慎重,对于乡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有一个通盘考虑,毕竟学龄人口还会出现波动,眼下看上去可行的“撤并”,对于将来则未必是适宜的。这也恰恰是在“撤并”之前需要进行充分考察、调研和论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对部分生源减少的乡村学校进行“撤并”尚在情理之中,那么当面对区域内一大批生源减少甚至没有生源的乡村学校时,可能更需要的是对自身办学与定位的反思。“撤并”与“坚守”的选择也要非常审慎,毕竟这关系到乡村学校的整体布局,更关系到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当前,乡村学校生源下降有多重原因,一方面,随着学龄人口数量减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总量有所下降。同时,大量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客观上也导致乡村学校生源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出于让孩子接受更加良好教育的考虑,家长主动放弃乡村学校的就读机会,送孩子进入城镇学校就读。学生离开本土导致的乡村学校“空壳”现象,既有劳动力流动原因,也有教育自身原因。哪里的教育质量高,学生就会流向哪里,这恰恰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的一种真实写照。

  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和城镇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选择基于重振乡村教育、办好乡村学校的“坚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因而弥足珍贵,毕竟“撤并”不是改变乡村教育面貌的根本之策。虽然基于重振乡村学校的“坚守”会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但下更大气力办好乡村学校,使之逐步缩小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毕竟乡村教育不能永远是低水平、低质量教育的代名词。

  让更多乡村学校摆脱生源减少所带来的窘境,做强乡村学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而打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亦是一条重要的解决路径。当前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调等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亟须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提供保障。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无疑为改变乡村教育面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包括进一步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在内的政策,对于重新打造乡村教师队伍、改变乡村教育面貌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国家政策已经明确,如何不折不扣加以落实,需要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

  从长远看,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不会就此消亡,乡村教育也仍将长期存在。规范布局调整,重振乡村学校不能只是停留于口头,也不能重走低水平发展的老路,而要有实实在在的振兴之策,否则乡村学校难以重新赢回家长的信任,乡村教育面貌也难有根本改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乡村学校“网络课堂”助推甘肃教育新发展
· 北京支持乡村学校发展 郊区生就读优质高中机会增多
· 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公布
· 农村学校频建楼学生少则几十名 钱投不少生源为何流失
· 国务院:慎重撤并乡村学校 消除城镇校大班额
· 关于开展“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征集活动入围作品网络投票的公告
· 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网络投票启动
· 今年起对在乡村学校从教满30年教师颁荣誉证书
· 教育部面向社会征集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
· 乡村学校何以大面积消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