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生命教育 > 学生自杀
让学生写遗书也是一种生命教育
2013-12-02    人民网-太原日报

字体大小:

  如果患上绝症只剩3天时间,你将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一个多星期前,江苏科技大学一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写“遗书”。这名老师表示,此举是为了鼓励学生们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要荒废大学四年。21日,学生们提交了写好的“遗书”,多名学生认为,这样一份早到的“遗书”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了多年来的遗憾。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接受,“感觉怪怪的”。(11月22日《现代快报》)

  在中国,死亡这个话题有很多忌讳,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不愿意去主动触碰,而遗书恰恰是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受传统思维影响的大学生觉得难以接受,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当大学生们以陌生的笔触试探着写下自己“临终遗言”的时候,给他们带来的是正视死亡的勇气和珍惜生命的感悟,是对他们重新思考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启发。而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把遗书写成了“家书”,嘱咐爸爸妈妈不要吵架,让爸爸多体谅妈妈,这样的“遗书”如果真的被他们的爸爸妈妈看到,那么必将对他们产生极大的触动作用。

  中国人避讳谈及死亡,但也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敏感和忌讳,让国内的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其结果就是一些人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无法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甚至把死亡当成是一种脱离尘世烦恼和困扰的解脱。

  通过提前“写遗书”的方式让年轻人正视死亡,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破除死亡在他们心中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正是因为对死亡缺乏科学认识和过分恐惧,一旦家里有亲人去世,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无法自拔,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郁郁寡欢,无法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说到底,由一封遗书引发的“死亡教育”,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与死,成年之后以达观和超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际遇,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尊重别人的生命以及热爱自己的生命。既然有着如此众多的意义,这封“遗书”即便是虚构的,但也很值得一写。(何勇海)

  (来源:太原日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见效甚微
·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2014新年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举办
· 舆情解读: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 心理磨砺和生命教育的课程不可或缺
· 教育应补上敬畏生命的一堂课
· “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研究”在北京开题
· 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 教育论坛:加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培育健康人格
· 中小学语文"人文阅读与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和教学研讨会举办
· 徐向东:让艺术教育浸润心灵,让生命更加灿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