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连7月30日讯(记者 李建平)今天,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以及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讲话中强调,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此次会议是为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工作部署而召开的。
王湛在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应增强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这次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整体规划、精心组织。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王湛指出,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研制的标准、试验教材及有关的管理、评价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和完善;教师和管理队伍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得到培训和提高。而课程改革的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实验将会大大丰富和发展现有的标准和各种实施的方案。因此,实验阶段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从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觉地用《决定》和《纲要》的精神指导实验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富有创造性地同时又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实验阶段的各项工作。
王湛要求,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落实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以及有关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为实验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教师培训,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加强课程实验的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要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
此次会议还确定了2001年至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组织和推广工作进程,并要求各地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做好本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规划,做好师资培训、经验总结和政策保障等各项工作。
新闻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国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审查了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以及各科实验教材,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将在今年9月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有关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应用。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和贯彻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为标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试点实验阶段。今年上半年,在各省教育厅(局)组织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已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现已完成对实验区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各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
《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31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