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一场被评价为革命性、颠覆性的中国高中课程改革,在孔子故乡发轫。齐鲁大地190多万高中生和10余万高中老师的命运因新课改而转弯。
一些条件优良的学校,在改革中努力实践,其积累的点滴经验,让新课改闪现出可贵的光辉;也有一些学校在观望中起步,在试探中摸索,他们对新课改存在种种迷惑和不适应。在高考仍为高中教育最终评价方式前提下,他们努力寻找着新课改和高考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毕业学生认可社会实践
送走了刚刚毕业的近2000多名学生,这个暑假,关于新课改,刘堃有很多细节需要重新思考。
9年前,刘堃从济南教育局普教处处长调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3年前,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4个省份之一,山东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59家定点学校之一,肩负起更多探索的责任。
这个暑假结束前,为了解学生对已实施3年的新课改的意见,实验中学面向400名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在回答“你认为我校课程实施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时,并列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社会实践开展的丰富多彩”和“开设了大量的校本课程”。
教育部的新课程方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实践,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被设定为必修课程,必须修满23个学分,而且专门增加了技术和艺术两个新科目,同时学校要根据地方特色设置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
手语进入高中选修课程
“大家怎么认识手语?”
“是一种公益性语言,可以帮助聋哑人。”
“不仅是这样,手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无论正常人和聋哑人都可以使用的沟通方式。”
实验中学高三33班学生刘颖清晰记得这次课堂对话,在手语选修课上,老师教给了她尊重和沟通。
《手语》是实验中学开设的30多门校本课程之一,在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设表上,这样的课程还包括陶艺技法、烹饪知识、影视艺术、齐鲁文化大讲堂等。手语课的老师是学校专门从济南市特教中心聘请的,讲述《齐鲁文化大讲堂》的老师是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5位专家。
不过,更多的校本课程,由实验中学的老师自主开设。“起初,我们先以教研组为单位,给各个教研组硬性指标,必须报上多少课程,后来不用硬性要求,老师积极性也很高,一共报上来60多个课程,我们筛选出30余门开课。”刘堃说。
3年来,实验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已颇成体系和规模。每年暑期,学生都可以在超市服务、列车乘务实践、章丘学农、参观考察重点大学、赴井冈山红色之旅、国外考察活动等6项活动中任选参加,寒假由学生自己联系社区服务。每年参与活动的学生能达到在校生的70%。
薄弱校课改在走形式
仍在为学校100多名老师工资发愁的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校长张胜聚,对实验中学的课程改革方案非常羡慕,但他认为,这个方案在莘县一中操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们一开始对新课改很重视,参加了很多培训。从校长培训、骨干老师培训到一般老师培训,从全国到省里市里,光在培训上就花了30万到50万元”,张胜聚用“天真”形容自己当初的想法,“实验中学我们也去过,但回来后发现太难实现。”
最直接的难题,就是资金和师资。
莘县地处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农业是主要经济支柱,县级每年可用财政收入约有1.5个亿,在这笔钱中,每年能拨给莘县一中的经费为300万元,这300万元尚不足给在编的250名老师发放工资和奖金,即使老师一年的收入只有1万多元。剩余的180余名非编制老师每年近200万元的工资奖金,完全依靠学校自筹。
“如果按照目前的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我们要多投入三分之一的老师和三分之一的经费,校舍要增加一倍,没有可行性。”张胜聚说。
在莘县一中教育教学处主任、物理老师赵保宪看来,开设校本课程“很难琢磨”。“校本课程得自己编写教材,我们的老师水平有限,能把握好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变动,上好这些课已经不容易了,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开设校本课程。”
赵保宪是莘县一中唯一的一个特级教师。莘县一中的300多个老师,主要毕业于聊城市的一些师范专科学校,没有一个直接毕业的研究生学历的老师。
“像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全山东也没有几个。”张胜聚称,像莘县一中这样的学校,在山东占到20%,在聊城、德州等经济欠发达的山东西部地区,能占到三分之一。他认为,新的课改方案,如果只有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那这个方案就不具备基础性和广泛性。
课程开不全,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学分修不够。“那我们只能给学生造,看看哪里能卯上,凑够144个学分。”赵保宪说,“按理说不能这么办,但让学生选课不现实。”
跨年级选课方案的流产
3年前,还未入学的实验中学高一新生王岳晗参加了一次社会上组织的特殊培训,题目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概览。举办这个培训班的“专家”给王岳晗描绘了一个让她无比向往的高中生活:学校会开很多有意思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
这样的学习方式,王岳晗很期待。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之一,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方案,8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选修部分的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此外,学校还可根据当地情况,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在144分的总学分中,选修课程占22分,其中校本课程占6学分。
在经过了全国、省市各类培训后,2004年4月份,刘堃开始组织学校老师编写实验中学新课改的实施方案。半个月后,一个完美的课程方案出炉。
“我们一心想完全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大走班,年级界限也打破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课。”走班是基层学校对选课的一种形象说法。
这个方案被山东省评为八大优秀课改方案,在全省推广。然而,这个在评比中胜出的优秀方案,最终却没能转化成实践,实验中学最终采用的是一个经过两次修改后的“过渡方案”,在这份过渡方案中,大走班被取消,在同年级内任意选修也没能实行。
“因为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刘堃直言。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排课表。按照“大走班”的理想模式,刘堃和两个教学主任攻关了一个星期,课表怎么也排不出来。改进成同年级内选修,还是不行,师资不够。“我们还要考虑,所有课都开,如果学生蜂拥选一门课,有的课只有几个人选,这个课你开不开?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熬了半个月,刘堃终于想通了:还是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选择地开课,全部都让学生去选,不现实。
高考指挥棒下的新课改
学校确定开什么课,学生在已开的课程范围内根据兴趣选择,这个思路确定后,新的问题随即产生:如何确定哪些课开,哪些课不开?
事实上,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不考?
不仅是实验中学,几乎在所有学校,这3个问题的答案,就决定了他们开什么课程,新课改如何改。
“我们开设各类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集中在高一和高二,高三要全面收缩,备战高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刘堃说。
2007年6月7日,在进行了3年的探索后,山东省717953名首批参加新课改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
所有参与新课改试点的省份,均享有高考自主命题的权利。山东省最终确定的高考方案为“3+x+1”。3代表语数外三门基本课程,x为文综或者理综,1为综合能力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这是山东省适应新课程改革在考试上的创举。
据记者了解,到底考不考这个1,山东省和教育部还有过一番争论,教育部认为,增加考试科目,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山东省认为,1能检验各个学校开设新课程的情况,是引导学校开足开满课程的方法之一。这场争论最终双方互有妥协,教育部同意考,但分值要从100分降到60分。
“高考方案公布后,我们一度非常担心。”赵保宪说,主要是因为学校课程开得不全,担心能力考试这块,学生吃亏。因此,从高三开始,莘县一中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叫“能力”的课,一周3个课时,专门“备考”高考的能力测试。
“我们有两个主任主动请缨负责能力考试的复习,他们从互联网、课本,从各地的模拟题中,到处搜罗习题,给学生做,所有选修课的教材,学生没看,我们老师都看了,看完了把知识点提炼出来,给学生复习。”赵保宪说,一开始,学生做这样的能力卷子,正确率不高,但两个星期后,水平提升很明显。
高考前,赵保宪仍很担心,因为市里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莘县一中都不理想。最终的高考成绩,让赵保宪吃了颗定心丸。“能力题的分数,我们和那些开了课的学校,基本打了个平手!”赵保宪说。
因为不同层次间学校的“能力”最终成绩差别不大,旨在考察各个学校新课程开设情况的基本能力题,被一些专家批评区分度不大,难于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想通过一份试卷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本身就是不现实和不全面的。”莘县一中校长张胜聚并不避讳学校备考的说法,“我们就是在备考,学校现在就是在教育、教学和高考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两个校长的新计划
即使困难重重,莘县一中校长张胜聚还是准备在今年开学后,继续推进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把科研、分层次教学和课堂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我相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是正确的,但方案有些理想化,难于操作。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改进。”张胜聚说,对于新课改的推进,自己最担心的还是资金和师资问题。
实验中学校长刘堃利用这个暑假,对学校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下一步他打算重点推进学习型研究,为32门校本课程都出版一本教材,再建设一个国际交流中心,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走向国际。
“课改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完成的,要做长远打算,善于谋划,先易后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刘堃说。
对于新课改的推进,刘堃最担心的就是高考方案的不确定,“高考方案的变化,可能会打乱我们的步伐,听说明年的高考,这个‘1’到底考不考,现在还没有定论。”
两个对中国素质教育心存理想的高中校长,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下,探索和实践着中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