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部委动态
教育部将依托首批七个项目加快体育教育改革步伐
2013-10-16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新华网广东中山10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 公兵 王浩明)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教育部将依托第一批共七个体育项目,即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排球和武术,实现学校体育三位一体的目标,加快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  

  王登峰所说的“三位一体”目标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而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部采取了通过运动项目切入的方式,首批七个项目或为基础大项,或为团队项目,而武术则是国粹。通过这些项目,一则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二来提高运动技能,最后通过上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比赛,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有着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登峰说,“而无论哪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专职或兼职体育老师。” 

  本月14日正式启动的中英校园足球合作项目——英足总校园足球国际教学课程培训项目就在这一背景下启动,该项目目前的目标是培养中国校园足球老师。 

  “第一步先选一些专业体育老师,让他们根据英足总的训练方式上体育课,看能否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技能。如果做得好,下一步会培训兼职教师,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英足总的方式带孩子们玩足球,而且学校确实有这个需求,我们就可以操作。我们不需要这些兼职教师有太高的技能,只要他们能带着孩子们动起来,最起码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条件的话提高运动技能,”王登峰说,“其实运动技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体育课获得一两项伴随终生的运动技能,那就是失败。而且我们要进入人才强国的行列,我们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应该在体育上有自己的技能。同时如果运动项目在学校能全面普及,也将为国家培养输送职业运动员提供更加广泛的基础。假如说我们有十分之一的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训练、比赛的重要内容,这会有多少足球人口?因此,其实这是三赢的目标。第一,探索对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培训的模式;第二,既可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又能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还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基础。” 

  王登峰透露,足球只是教育部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龙头”,后面很多体育项目都可以参照这种模式来做。 

  谈及具体的操作模式,王登峰谈到了将要成立的“全国校园足球联盟。”他说这是学校体育的项目联盟,他们要请体育院校的足球专家研发适合孩子的训练大纲,“几岁的孩子开始踢球最好?如何教能更快提高运动技能?足球在体育课中如何在不同年级间衔接?运动水平如何评估?这对我们整个体育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王登峰说,“制定大纲和评估标准两项工作马上启动,希望两到三年内能做出来。” 

  对于“全国校园足球联盟”,王登峰希望高校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高水平球队的高校来牵头,这除了能提高他们自己的水平,还能结对支持几所中小学,这样就把国家体育资源、高校资源、中小学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各联盟的构思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王登峰一再强调,以足球为龙头的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目的是扩大体育人口,而不是培养职业运动员。 

  他表示,国家体育总局的校园足球模式侧重竞赛组织,教育部的模式着重体育课改革,属于面向人人的体育,希望每个学生享受运动而且从中获益。不过两者殊途同归,后者是前者的促进,“踢足球的孩子多了,比赛也会更加好看,尖子就会慢慢冒出来。体育、教育部门的两股力量会逐渐形成合力”。 

  30年前,日本从英足总引进了英式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校园足球水平随之大幅提升。日本男、女足如今也分别成为亚洲、世界强队。 

  如今,中国也开始引进英足总培训体系,中国日后能否成为亚洲或世界强队? 

  王登峰说:“中国成为亚洲或世界强队肯定是可以做到的。在我们整个体育教学改革里面,从足球来讲,我们并不仅限于英格兰足球,所有能够提高孩子兴趣的模式、思路、做法,我们都乐于接触和合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四川首创中学"体育毕业证" 毕业需3年内跑600公里
· 教育部将推多项改革 体育教育打出“组合拳”
· 中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仍可忧
· 体育为教育之基,当加大学校体育投入
· 全国校园足球区域推进工作集中调研会举行
· 青奥话题·体育的教育意义如何落地?
· 1000米体测跑死人学校体育走向何方?
· 全国体育局长会:“教育”成为体育人热议话题
· 让体育回归教育 从结合到融合的路还有多远?
· 教育部官员:功利性太重体育考试也成应试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