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部委动态
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会发言
2015-10-1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今年开学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中小学以上好“开学第一课”为载体,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度重视,做好“开学第一课”组织工作

  一是抓契机、建制度。利用重要纪念日和节点,开展仪式教育和专题教育活动是北京市坚持多年的有效做法。2005年,北京市建立了上好文明礼仪和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制度,利用好新生教育、入学教育和开学典礼,对广大中小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是早部署、早安排。各中小学要做到“一中心、两纳入”,即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心,将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纳入开学工作,将主题活动纳入开学典礼,开展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国旗下讲话,做到校校有方案,确保“开学第一课”要求落实、落细。

  三是抓典型、促落实,将优秀的活动设计在区域内进行分享和交流,发挥成功做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开发资源,上好“开学第一课”

  北京市教委为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上好“开学第一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推进影片和连环画进校园。2014年以来,我们连续两年开展优秀少儿影片及连环画进校园工作,为中小学生推送百部优秀少儿影片,为每所小学配发474册涵盖红色经典、传统文化、英雄人物、科技成果等类别的连环画。其中,近40%是抗战题材内容。

  二是编写学习读本。我们与抗日战争纪念馆合作编写《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学习绘本》,按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推进的历程,从历史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人物与事迹等多角度,让学生全面了解抗战历史。

  三是开发社会资源。我们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房山区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场馆分别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使这些纪念馆成为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场所。

  三、丰富形式,上活“开学第一课”

  抗日战争的历史,距离今天的中小学生相对久远。对中小学生进行抗战精神教育,要在活动方式和教育形式上下功夫,上活“开学第一课”。

  一是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学以来,我们每天组织千余名中小学生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主题活动。

  二是联合有关部门,上好“开学第一课”。我们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京华英雄”校园宣讲活动;与市文物局联合开展以寻访北京抗战遗迹为主题的“博物馆之春”活动;与电影博物馆联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影赏析活动。

  三是家长和孩子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我们将观看9月3日纪念活动直播和“英雄不朽”2015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作为暑假必须完成的作业,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把家长作为上好“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力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热议:纠治中小学“手机之痛”,如何“管”“用”?
· 答问: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助力教育模式变革
· 文件: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 河南将实现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 江苏:中小学实现宽带千兆进校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
· 教育部部署中小学招生 解决中考加分不规范等问题
· 教育部全面部署2018年全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 中小学迎来开学季 多地推新学期“政策礼包”
·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 教育部公布首批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