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是重点中学初中实验班选拔学生的潜规则。对于这种说法,一些重点中学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没有了升学考试,我们拿什么选拔优秀学生?只能通过奥数或外语。”主管教育的领导也表示,尽管明令禁止各种学科比赛与升学挂钩,但到目前却没有给校长们提供一个选拔学生的好方法。
市教委领导明确指出,明年本市小学升初中政策不变,依然执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既然是“就近入学”,为什么还要选拔学生?既然取消了学校考试,为什么却允许学生奔波在更难考的“奥数”和英语等级考试之间?一些没钱没关系孩子资质又不错的家长们说,让孩子学奥数或者考英语等级是无奈的选择。
昨天,记者就“某些重点中学初中实验班把全国英语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报考的一个门槛”联系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但却没有得到最后的答复。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教委继紧急叫停“迎春杯”等奥数竞赛外,并向全市中小学校提出“七不许”,如不得出租出借校舍让社会办学机构进行学科培训;不得针对小学生组织文化类的培训及学科类竞赛活动;不得组织考试及依据学科类竞赛证书选拔学生等等,但据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不许”执行情况并不好,仍有许多公办中小学出租校舍给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专家
行政部门不能只发禁令而不采取切实行动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指出: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他认为,学生减负是必要的,但片面强调减负不解决问题。家长为什么要给学生施加负担?因为学生“负担”只是表象,竞争的压力才是问题的实质。而竞争的压力则来自教育资源的稀缺,获得资源的机会稀缺,这其中还包括人为造成的稀缺,这已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了,而是社会的问题。教育体制的改革应和整个社会的改革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源,才是更好的解决出路。
教育专家们还指出,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只是发禁令而不采取切实的行动。比如既然禁止奥数、全国英语等级证书与升学挂钩,那就必须要求学校不打折扣地严格执行,不要在发禁令的同时却默许用“奥数”或者“英语等级证书”选拔学生情况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