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地方大学仍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2008-10-21  中国教育报  左铁镛

字体大小:

  ■在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建立和发展地方大学,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造成的重心偏高问题。

  ■促进地方大学的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据统计,全国地级行政区划中没有设立本科院校的还有113个,占全国地级行政区的33.93%。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地方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地方大学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转变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地方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地方大学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如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908所,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院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在全国740所本科院校中,地方本科院校有634所,占85.7%。从大学数量上看,地方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2007年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716.8万,占全国总数的91.1%。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22.8万,占高校招生总数92.4%。从招生规模上看,地方大学承担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任务。

  除此以外,我国地方大学也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快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7年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地方普通高校381所,占全国总数的79.5%。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56.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49.6%。由此可见,无论从地方高校本身的数量,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规模和层次上讲,我国地方大学在促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大学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只有21个省级区域拥有部属高校,且大多位于直辖市及省会等特大城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部分省域的集中分布,直接导致其招生比例向所在区域倾斜。如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口仅占全国3.28%,但部属高校招生录取比率却占34.61%。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不科学和不合理性严重制约了各地方尤其是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并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省域、各地区社会经济总体上呈现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技、人才等方面迫切要求有更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来支撑。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发展层次和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大学的发展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下移和拓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一些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建立和发展地方大学,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均衡性,实现教育公平,并有利地促进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科研方向上直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结合,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了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造成的重心偏高问题,从空间上和层次上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促使其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更加广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 以“三个有组织”增强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 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推动教育强国战略
· 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