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教学研究
初中粤教版教材《我和父母》教学设计
2013-04-01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

  初中粤教版教材《我和父母》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政治组  杨清泉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一定的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堂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辩论、小调查、情景剧表演,反思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并思考化解冲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难点:理解父母的爱,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教学与学法:

  视听教学法、情境体验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搜集资料(音频、图片等);制作教学课件;划分学习小组,便于课上合作学习。

  一、教学过程:

  【导入】歌曲《让爱住我家》、古诗孟郊《游子吟》欣赏。

  先播放flash歌曲《让爱住我家》。(由此吸引学生注意,通过描述听完歌曲的感受,引起师生思想上的共鸣,由此进入本课的学习。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活动:“爱心”计划:

  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做一个“爱心”计划,在以下项目中任选几项:

  A、收集亲情照片

  B、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

  C、每月亲情对话一两次(告诉父母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以及希望父母帮助解决的一些问题。)   

  D、给父母写信或留个小纸条

  E、了解父母的工作(听听父母的心里话,了解大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有哪些压力和苦恼?我们可以为父母分担些什么?)

  F、送节日礼物(生日、母亲节、父亲节等)

  通过6张图片将上节课的知识与本课时相连接:父母生我养我,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个人都希望与家人永远相亲相爱,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本来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却往往不尽人意、事与愿违。有时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烦恼。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我和父母”中的第二个内容: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设计意图:《让爱住我家》这首歌和《游子吟》都是爱的颂歌,赞美暖意融融的爱,从中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儿子的无私、细致的关爱和儿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视听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感受暖意融融的爱,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我”与父母的关系,导入本课“我和父母”的学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