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育人为本,文化为基。今年是北师大110周年校庆。110年来,北师大积淀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北师大弘扬优良传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生活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坚持以“建设一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为指导思想,构筑起“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服务型、菜单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活动。我校发起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已经连续举办十九届,在教育、文化和影视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我校发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共同的节日。我校学生创作的话剧《最后的小丑》在北京市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剧目等奖项。北国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五幕话剧《枣树》,在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中,作为唯一一个业余团体荣获优秀文化作品奖。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第26届世界大运会上获得冠军,展现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2010年,我校荣获了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核心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
(刘川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