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2013-05-03    语言文字网

字体大小: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作者:香港大学博士 信强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既是网络文化赖以传播的基本载体,又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从上世纪90年代一诞生就得到了全球广大网民的偏爱,发展神速。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中国,网络语言热有增无减,如每年网上热热闹闹的网络热词的评选,让它们“跳”出了网络,开始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在学生作文、文学作品中现身。网络语言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最近,北京、香港等地的不少商家也开始看重网络语言的巨大传播效果,利用它作为一种新的强大的营销手段。

  如今,不少网络用语已由一种“社会方言”变成一种“社会共同语”,甚至登入主流语言的大雅之堂。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就与时俱进,增收了很多网络用语,如“房奴”、“考试门”、“晒隐私”、“山寨”、“给力”、“雷人”、“团购”、“宅男”、“劈腿”等。

  然而对于网络语言,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不规范,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会造成汉语应用危机;应该限制它对汉语规范的进一步“入侵”,甚至全面禁止它的使用。殊不知,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20亿,占网民总数的74.5%,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大。同时,在这个大众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语言正愈演愈烈、势头不减,已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时尚潮流。那么对网络语言是该限制还是该宽容?对此的争议一直不停。

  总体来看,网络语言是健康的、不错的;但也毋庸讳言,一些格不高、粗俗不雅的词语在网上频频出现。例如:“TMD”本来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英语简称,因它刚好与我们的国骂“他妈的”的拼音简写相同,一时间,“TMD”就成了网上使用最为频繁的脏话了。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给学校传统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无疑成了网络语言健康发展的绊脚石以及某些人批评网络语言的理由。周知,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语言,用的人多了,也就。“AA制”、“IC卡”、“卡拉OK”等词语出现之初,曾有人认为是滥用,是不规范的语言,但现在这些词语已经深入人心。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就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的确存在着一些品位低下、信口雌黄、乱造词汇、生搬硬套、语意含糊等的现象,但也有不少富于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词语。对于后者,显然可以纳入到规范的语言文字序列中来,而不能一概予以排斥,更没必要严加限制。我们不妨把网络语言看成是繁盛于网络世界的方言,给其自由发展的空间,给其优胜劣汰的时间,以促进语言的创新和发展。这就像我们倡导普通话,但也不排斥方言一样。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传统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浅白、生动幽默等的特点,但它的流行对传统语言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双面的影响,既促进了传统语言的发展和更新,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也影响人们规范地使用传统语言,并冲击传统语文教学。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应加强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正确引导,促使其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文字。

  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地全部拿来。网络语言虽然给语言的规范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语言是以交流和沟通为目的的,而追求交际效果的最大化永远是语言发展的原动力;网络语言弥补了传统语言在网络交际上的不足,使之发挥出了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网络语言如果能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语言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其词语需要不断的丰富,需要有来源,需要有创新;而网络语言不仅代表了高效率,更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这种创新精神正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网络语言存在的真正意义。毕竟语言是生活中产生的,“语竞网择,适者生存”,还是让网络语言自身去接受历史和公众的检验。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网民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的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语言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语言形式,也为学界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随着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和拓宽,一门新学科——网络语言学应运而生。它是由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于2000年首先提出的;在其《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他对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等作了精辟阐述。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学者出版了多部关于网络语言学的专著。目前这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作者:信强,香港大学博士)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网络语言是建构者还是入侵者?
· 网络技术催生新兴语言学科
· 网络语言速猛发展 网络语言学应运而生
· 网络语言校园盛行 学者称其是一把“双刃剑”
· 陕西招办:高考使用网络语言可能被定为错别字
· 网络语言口语化 BBS中“哦”每年出现20万次
· 高考作文能否用网络热词:网友称不应全封杀
· 网络时代家长担忧:孩子汉语学习面临负面环境
· 中专学校招生咨询问答雷人 校方称用网络语言
· 武汉一中学时髦化学老师用网络语言上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