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综合研究
顾明远: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最不容易改变
2013-11-1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我国确是美食大国,全国有八大菜系,什么粤菜、川菜、湘菜、鲁菜、淮阳菜、杭帮菜等等。《走遍中国》的栏目里还介绍许多少数民族的美食,看了真是垂涎欲滴。但是,每个人最爱吃的恐怕还是家乡菜,特别是人到老年,总想着吃到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总是觉得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所以,传统最容易巩固在舌尖上。也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最不容易改变。这使我想到,为什么幼儿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养成教育,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什么叫习惯?心理学上的界定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若受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感。可见,习惯的特征是:一是自动化行为;二是不易改变;三是受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感。良好的习惯是这样,不良的习惯也是这样。我们常常把习惯看成一种个人小节,不太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其实,习惯养成以后,就会变成一种信念,一种自动化行为。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也是这样养成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讲“慎独”,就是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也能遵守道德规则,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也是要通过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的。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现在不少父母缺少这个常识,不知道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于是小孩子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将伴随他的一生,这样能有幸福的生活吗?举几点父母育儿的误区:

  误区之一: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很小就让他读书识字,但很少关心他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概由父母包办。结果孩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误区之二:认为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现在牺牲了幸福的童年,将来能有幸福的一生。结果孩子知识可能学多了,但养成孤僻的性格,缺乏健全人格,不知道关心别人,不会与别人交往共处,成了书呆子。

  误区之三: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此养成孩子自我中心的习惯和思想。曾经有一个例子,孩子要吃大虾,妈妈买了15只虾,孩子吃了14只,剰下一只妈妈吃了。孩子就大吵大闹起来,说:“这是你给我买的,怎么你给吃掉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关心别人吗?当前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学习竞争,也容易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妒嫉别人的不良习惯。

  误区之四:家长护短。小时候同伴玩耍时总难免会磕磕碰碰,甚至打起来。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先责怪自己的孩子。现在许多家长却是帮着自己的孩子与对方吵架,使孩子养成有恃无恐的思想。我们不少“富二代”为什么老在外面闹事闯祸,就是父母管教不够的必然后果。

  误区之五:家长总把子女看成不懂事的小孩子,成天唠唠叨叨教训孩子,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结果使孩子对大人产生不信任,或者养成不诚实的行为习惯,甚至背着父母做出一些不当事情。那时父母悔之已晚。

  可以再举出许多例子,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年轻的父母一定要切实关心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作者顾明远,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7日第1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顾明远:语文课本中不能没有鲁迅
· 顾明远:教育自信要建立在教育自觉的基础上
· 顾明远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 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寄语北京八一中学教师
· 顾明远:遵循成长规律努力办出有质量学前教育
·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 顾明远: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公平的教育
· 顾明远: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 顾明远:教育发展在于改革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
· 顾明远:跳出框框看文理分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