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教育发展史 > 教育大事记
教育回望:1990年 逐步实行普通高中会考
2009-09-1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教育奠基中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1990 高中会考

  逐步实行普通高中会考制度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杨学为

教育回望:1990年 逐步实行普通高中会考

  虽然我已从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休,但对于中国考试史的研究,我从未停止过。在我这一生所从事的国家考试制度设计方面,尤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高中会考制度。因为那是在高考之外,当时国家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另一把“尺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一直强调高中教育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高中教学成了“大学预备校”,高考升学率成了普通高中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基础教育从高中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出现了严重扭曲。

  1983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提出,高中教学应该有自己的评价目标和手段。

  1984年时,正值我担任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当时我们学生司与《人民教育》杂志,围绕如何减轻高考对于高中教育冲击,联合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讨论统一了全国对于改革高中教学评价的认识。虽然当时安徽、黑龙江、浙江三省已经实行高考会考试验,但因统考基本都是县级统考,出卷、阅卷等缺乏规范性,结果不足以客观评价和监测高中实际的教学状况,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高考会考模式才能达到教学评价的目标。

  1985年,在教育部的倡导下,上海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全市范围的高中毕业会考试验,上海市教委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卷。这样,上海在高考升学率之外,又有了一套客观检测全市普通高中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

  但出人意料的是,“上海试验”的当年就引发了很大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争议的第一个问题是:高中9门功课全部参加会考后,哪些科目还要参加高考?当时有的高校想考中文,有的想考英文,也有的建议文理科都考语、数、外,其他6门功课只考与文理科相关的科目。

  争议的第二个问题是:会考成绩如何作为高考参考?有的提议“硬挂钩”,即将学生会考成绩直接按百分比方式计入高考成绩。但这种提议立即遭到反对,反对意见者认为,如果这样做,相当于把一次高考变成了两次,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压力。还有人提议“软挂钩”,将学生会考成绩记入学籍档案,以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

  争论一直持续到1987年。无奈之下,上海最终采取毕业会考与高考“软挂钩”模式。此时,我已调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1988年,普通高中会考制度定型,浙江等一些省份开始推广。1989年至1990年,教育部对此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行高中毕业会考的地区,偏科现象得到很好的控制,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一个新的争论又开始出现:会考后,虽然考试科目减少,但学生负担依然没有减轻。

  对于会考增加学生负担的争议,何东昌提出,会考对不能毕业的学生确实是增加了负担,但这个负担是正常的,学生应该承担的。经过多次反复争论,1990年春天,教育部决定全国普遍实行高中会考制度。这样,在高考选拔考试之外,高中教育教学有了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

  记者 柯进 整理

  ■链接

  高考之外的另一把“尺子”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高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为了抑制这种不良现象,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分开。1990年6月6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决定,从1990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从此,一种新的考试制度诞生了。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高中会考政策“变脸”
· 2015北京夏季高中会考报名报考工作5月8日启动
· 北京公布2015夏季高中会考日程表
· 足球有望纳入北京高中体育会考
· 京11万高中生进考场参加会考 带手机视为作弊
· 浙江高中会考部分“答案”遭直播 警方介入调查
· 京12.3万高中生今会考 带通讯设备入场视为作弊
· 重庆高中会考“变脸” 学业水平考试“亮剑”
· 重庆取消高中会考 学业水平考试只评级不打分
· 2012年北京市高中会考 部分科目将修订标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