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切忌盲目
2016-11-01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双创”要调动“大众”“万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但也要区分群体、准确定位、分类施策,这样才能提高“双创”的成功率,避免因失败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减少社会矛盾和问题。

  对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青年无疑是“双创”的主力军和最活跃的力量,而大学生又是主力军中的主力,但在引导他们加入“双创”大潮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充当好合适的角色。调研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风险大,容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大学生在“双创”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在校学习的机会,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要盲目地进行创业。为此,政策支持的主要着力点应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构人才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创新活动中。

  对农民工和再就业职工群体的创新创业——毫无疑问,农民工和再就业职工群体创新能力可能不强,但却仍然是“双创”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下岗职工创业再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对于这一群体的创业,政策的支持要突出一个“实”字,主要着力点是降门槛、轻负担、多服务(包括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金融支持。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湖北省为了扶持农民创业就业,扶持了3.6万个农家乐经营户,每家投入1万元,累计投入3.6亿元,可统计的带动就业人数就有近40万人,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而以同样的力度支持大学生创业则鲜有成功的例子。

  对科研人员群体的创新创业——应更多地引导和支持他们把创新创业结合起来。这些科研人员长期工作在科研院所,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积累,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就是专利技术的发明者和拥有者,是最具有条件成为创新创业中坚力量的人。对于他们最主要的政策着力点是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转化,让更多的科研人员释放活力。

  对大型企业群体的创新创业——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对“双创”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但在如何参与“双创”上却存在一些误区,定位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化“大”为“小”,为“众”而“众”的现象,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国家政策要引导大型企业在“双创”中依托自身的优势发挥特殊的作用。首先,大型企业拥有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这个定位和责任一定要明确。大型企业千万不能为了迎合“大众”和“万众”,而把已有的人才团队打散,让集团军变成游击队;其次,大型企业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通过破除自身垄断既防止内生性创新惰性,又给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其三,大型企业要积极投身创投领域,加强与孵化器之间的合作,重点投资孵化与自身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密切相关的创业项目;其四,大型企业要通过“共享”的方式,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内部各类实验室、实验设备等资源,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国家信息中心 张宇贤)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兼职“网红”隐患大:信息泄露、报酬缩水
· 八成大学生为“手机控” 三分之一上课时间玩手机
· 中国大学生发明“通用芯片” 有望让5G通信“通全球”
· 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知识产权维权机构成立
· 大学生热衷海外研修:名额提前半年就被抢光
· 大学生寒假须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 北京8所大学生创业园入孵化体系
· 大学生莫做课堂“低头族”
· 教育部:2018年全国820万大学生将毕业 就业形势严峻
· 61.7%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之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